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伍德苏铁

泽米铁科非洲铁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伍德蘇鐵
Remove ads

伍德苏铁学名Encephalartos woodii)是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特有的苏铁。它们是世界最稀有的植物之一,现已从野外灭绝,所有现存标本都是模式标本克隆[2]学名为纪念发现此植物的德班植物园(Durban Botanic Garden)的约翰·梅德利·伍德英语John Medley Wood[3]

事实速览 伍德苏铁,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特征

伍德苏铁像棕榈,可以长高达6米。树干直径阔30-50厘米,底部最阔,顶冠有50-150叶子。叶子光泽及呈深绿色,长150-250厘米,有70-150块小叶,小叶呈镰状及长13-15厘米及阔2-3厘米。[4][5]

伍德苏铁是雌雄异株的,但却从来未有发现雌株。雄株的花球呈圆柱体,长20-40厘米,直径阔15-25厘米,呈耀眼的黄橙色。单一株上可以同时有约6-8颗花球。[4][5]

分类

伍德苏铁最初是由伍德英语John Medley Wood所描述,并被认为是南非大凤尾蕉变种,但后来Henry Sander于1908年将之升格为物种[2][5] 伍德苏铁最为接近E. natalensis。有些学者认为它们并非真正物种,反而是E. natalensis突变或其他物种的遗留种。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它们是E. natalensis刺叶非洲铁的天然混种[4] 利用随机增殖多型性DNA分析法发现,E. natalensis的种内基因变异与伍德苏铁的相同,证实它们之间的近亲性。[6]

分布及栖息地

原有分布地

曾经是地球上植物数量最多的一种,现在一已知野生的伍德苏铁是于1895年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Ngoya森林发现,共有四个主茎。[7][8] 此株生长的位点是在森林边缘一个向南的陡坡。[2][9][9] 当地每年雨量介乎750-1000毫米,夏天天气炎热,冬天气候温和。[2]

迁徙

此株伍德苏铁主茎的分枝于1899年被送到邱园[2]伍德的助手维利(James Wylie)于1903年将三个分枝被送到及种植在德班植物园[9] 于1905年,格拉斯尼温(Glasnevin)的国家植物园(National Botanic Gardens)也收到一个标本[10],当时记录为其“价值一基尼(Guinea)”。[11] 于1907年,维利收集了较大的两个主茎,却发现余下的其中一个却遭毁坏而不能生存。[9] 到了1912年,野外只余下一株高3米的主茎,并于1916年被移植到比勒陀利亚[9] 这一株相信后来于1964年枯萎。[9]

现有分布地

伍德苏铁现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植物园。[2]1907年维利所采集的两株仍健在德班植物园[9] 维利于1916年将其中一个基部芽送到近开普敦科斯滕布什国家植物园(Kirstenbosch National Botanical Garden)。[9]1899年送到邱园的一株一直在棕榈园种植到1997年4月,及后于2004年9月移植到温带园。[9]美国费城长木花园(Longwood Gardens)[12]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也有种植伍德苏铁。[13][14][15]荷兰阿姆斯特丹莱登大学植物园(Hortus Botanicus)及意大利那不勒斯植物园(Orto Botanico di Napoli)[16] 都有种植。

保育状况

除了在南非发现野生的伍德苏铁外,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发现。所有已知的伍德苏铁标本都是原有雄株的克隆,原有雄株亦已移植离开野外。故此,伍德苏铁被认为是野外灭绝[1]

伍德苏铁与其他非洲苏铁属都是受到法律及国际法的保护。[9] 在南非,任何人若要移动、买入、捐赠、接收、种植及售卖伍德苏铁必须先获得许可证。伍德苏铁亦被纳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的保护,限制了贸易伍德苏铁的野生种及培植种。[9]

培植

营养繁殖

伍德苏铁是以急速生长的基部芽来进行营养繁殖[9][5]

有性生殖

除非发现雌株的伍德苏铁,否则伍德苏铁不可能进行有性生殖。不过伍德苏铁可以与E. natalensis进行混种。将混种不断与伍德苏铁再进行混种,经过几代后,雌株将会非常接近原有物种[9]叶绿体DNA的基因分析显示所有叶绿体都是承袭自E. natalensis雌株[17],所以混种并不能获得纯正的伍德苏铁雌株。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