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伍锦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伍锦霞(Esther Eng或Ng Kam-ha,1914年9月24日—1970年1月25日),第二代美国华侨,祖籍广东台山[1],是早期华语片女导演,曾在好莱坞电影业界发展,当时被称为“好莱坞唯一华裔女导演”。其一生曾导演或制作过11部电影作品,在香港拍了5部粤语片,在美国执导了6部华语片,获得相当的赞誉。
伍锦霞平时多留短发,穿一身男西装或猎装,毕生没有与异性相恋及结婚,香港影坛中人更以“霞哥”相称[2]。
生平
伍锦霞于1914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其父伍于泽是当地华商,有10个儿女,伍锦霞是他的第一个女儿。伍锦霞自小就是粤剧和电影迷,曾为能免费看戏在“文华剧院”做义务带位员。
其父亲为满足女儿的梦想在家创建了一家电影制作公司。1935年,年仅21岁的伍锦霞在好莱坞日落大道租了一个影棚,集资拍摄粤语电影《心恨》[3],并携该片回中国公映[4]。
1936年,伍锦霞到香港,导演粤语片《民族女英雄》,自此在华语电影界树立声誉,并接连执导《十万情人》(爱情伦理喜剧)、《妒花风雨》(又名《偷龙转凤》,爱情悲剧片)、《一夜夫妻》(奇情悲喜剧)。1939年执导电影《女人世界》,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全部采用女性角色的影片。
1939年秋天,伍锦霞返回旧金山。于1941年与赵树桑、关文清合作制作美国华语片《金门女》。这段时间她和父亲合办“金门银光公司”,主营粤语片在北美、中南美地区的发行业务。据1946年9月香港《伶星》报道,该公司在太平洋战争时期在美洲共发行40多部粤语片。
1950年代起,伍锦霞移师纽约经营中餐馆和华语影片发行。1951年,她在曼哈顿开设“宝宝酒家”,后改名为“伍锦霞餐馆”,几次被纽约的美食家评为二星食府(最高为三星食府),多年后仍在纽约的饮食媒体上中被提及。
Remove ads
评价
伍锦霞其人观念受到美国思想影响,性格活泼,是早期将民族意识与女权主义带入电影作品的华裔导演,其中不乏跨文化跨题材的作品,受到影评人们的高度评价。
主要作品介绍
- 心恨
被称为“在好莱坞拍制的第一部华语片”,在香港上映时叫《铁血芳魂》,讲述一对女粤剧演员与飞机师结合的美国华裔情侣,在淞沪会战爆发的背景下,毅然为国家民族命运放弃爱情,最后男主角参加空军并为国牺牲。媒体《每日电影》评价“以航空为背景的时装戏,有着美国片的规模”。
- 民族女英雄
讲述立志救国的女青年自愿从军的故事,主题严肃之余又为适应市场需要加入歌舞及喜剧元素。1937年3月13日在香港首映,后在广州等地公映,该影片获得“广东女权协进联会”赞扬并授予奖状。
- 女人世界
原名《三十六女天罡》,剧中36个角色是来自香港各社会阶层的女性,描述她们生活中的各种遭遇,由著名演员紫罗兰、梁洪缘、梅绮、大口何等主演[5]。
- 金门女
部分参与作品
- 民族女英雄(1937年)[7]
- 妒花风雨(1938年)[8]
- 一夜夫妻(1938年)[9]
- 十万情人(1938年)[10]
- 女人世界(1939年)[11]
- 金门女(1941年)[12]
- 蓝湖碧玉(1947年)[13]
- 迟来春已晚(1948年)
- 荒岛情焰(1949年)
- 妒花风雨(1938年)
- 女人世界(1939年)[11]
生平纪录片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