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伯恩哈德·黎曼

德國數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伯恩哈德·黎曼
Remove ads

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希·伯恩哈德·黎曼(德语:Georg Friedrich Bernhard Riemann,1826年9月17日—1866年7月20日),德意志数学家黎曼几何黎曼猜想的提出者、复变函数论的创始人之一,在数学分析数论微分几何等领域贡献卓著,被广泛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1][2][3]

事实速览 伯恩哈德·黎曼Bernhard Riemann, 出生 ...

黎曼从三角级数的收敛性着手,提出了黎曼可积理论,他的素数分布研究也为解析数论学科奠定基础。黎曼首次引入了黎曼曲面黎曼流形等概念,开辟了拓扑学与微分几何的发展道路。而他建立的黎曼几何更为广义相对论提供了数学工具。[4]

Remove ads

生平

Thumb
1850年代的黎曼

1826年9月17日,黎曼出生于汉诺威王国丹嫩贝格附近的小镇布雷瑟伦茨德语Breselenz。他的父亲弗雷德里希·伯恩哈德·黎曼是当地一位贫困的路德会牧师,曾参与拿破仑战争。他的母亲夏洛特·埃贝尔则在黎曼20岁时逝去。他的父母共育有六个孩子,黎曼排行第二。其自幼就展现出不凡的数学天赋(例如计算能力),但其同时也拥有胆怯的性格,害怕在公共场合发言,且健康情况不佳。[5]

1840年,黎曼搬到汉诺威随祖母生活,并进入家乡没有的文理中学就读。1842年祖母去世后,他转学到吕讷堡约翰内乌姆文理中学德语Johanneum Lüneburg学习。在那里,他深入学习《圣经》,但却常为数学分心。由于学习速度极快,他的数学水平很快就超越了所有老师。由于其学习天赋与内向性格,黎曼甚至被后世的学者认为是阿斯伯格患者[6]

1846年,黎曼按照父亲的意愿进入哥廷根大学神学院,学习哲学神学。在此期间他去听了一些数学讲座,包括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关于最小二乘法的讲座。在得到父亲的允许后,他改学数学

1847年春,黎曼转到柏林大学,投入雅可比狄利克雷雅各布·施泰纳英语Jakob Steiner门下。两年后他回到哥廷根大学任教。

1851年黎曼获博士学位。

1854年他做了第一次演讲,《论作为几何基础的假设》,正式开创了黎曼几何,并为后续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数学基础。他在1857年升为哥廷根大学的编外教授,并在1859年狄利克雷去世后作为狄利克雷的继承人任正教授。他也是第一个建议用高于三维或四维描述物理现实的人。

1862年他与埃莉泽·科赫(Elise Koch)结婚,由于患肺病,开始了疗养生活。

1866年,汉诺威王国普鲁士王国的军队在哥廷根发生冲突,黎曼逃离了那里。他在第三次去意大利王国的途中因肺结核在塞拉斯卡(Selasca)去世,他被埋葬在此地的公墓。[7]

Remove ads

贡献

他的名字出现在黎曼ζ函数黎曼积分黎曼-勒贝格定理黎曼流形黎曼映射定理黎曼–希尔伯特问题柯西-黎曼方程黎曼曲面中。

参看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