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诺尔德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格诺尔德数(Bagnold number,Ba)是在间质性牛顿流体中的颗粒材料,其碰撞应力和黏滞应力之间的比值,最早是由英国地质学家巴格诺尔德发现[1]。
巴格诺尔德数定义如下:
其中
- ,
其中
- 为固体的比例,
- 为固体所可以占的最大体积比例(约为64%,细节可参考随机密堆积)。
流体的巴格诺尔德数较小(Ba < 40)时,流体的黏滞力大于颗粒的碰撞应力,流体在“巨观黏性”(macro-viscous)状态。若巴格诺尔德数较大(Ba > 450)时,流体在“颗粒惯性”(grain-inertia)状态。这两个数值之间则为临界状态。
巴格诺尔德将直径一毫米的蜡球悬浮在甘油、水和乙醇的混合物内,放在圆柱形的流变仪中进行实验。此流变仪可以量测施加在流变仪壁上的剪力以及正向力。巴格诺尔德发现两种流场形态,分别是巨观黏性(macro-viscous)和颗粒惯性(grain-inertia)。而透过巴格诺尔德数的值,可以识别是哪一种状态。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