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佐藤干夫

日本数学家(1928—2023)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佐藤干夫(日语:佐藤 幹夫さとう みきお Satō Mikio,1928年4月18日—2023年1月9日[1])是一名日本数学家,他自称其工作为“代数分析英语Algebraic analysis”。

事实速览 佐藤干夫,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佐藤干夫毕业于东京大学,随后在朝永振一郎指导下做物理学研究生。从1970年起,他在京都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任教授。

他以在多个领域开创性工作而著名,比如准齐性向量空间伯恩斯坦-佐藤多项式,特别是他的超函数理论。这最初以分布理论的推广而出现;随后与格罗滕迪克局部上同调理论联系起来,后者具有独立的起源,用理论的语言表述。更远的联系到微函数,关注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微局部”,傅立叶理论(比如“波前”),最终与当前D-模理论的发展相通。其中一部分是调和系统的现代理论:PDE 超定(over-determined)到具有无穷维解空间的程度。

他在使用了无穷维格拉斯曼流形的非线性孤子理论中亦有基本贡献。在数论中他因L-函数佐藤-泰特猜想英语Sato-Tate conjecture而闻名。

荣誉

佐藤干夫于1993年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获得肖克奖,2003年获得沃尔夫奖

参考文献

  • ‘Weil予想とRamanujan予想’“数学の歩み”1963年
  • ‘佐藤干夫述,新谷卓郎记,概均质ベクトル空间の理论’“数学の歩み”15-1(佐藤干夫特集号,1970年刊)
  • ‘佐藤干夫の数学’木村达雄编、日本评论社 2007年
  • ‘オイラーの数学-代数解析の立场から’(数学セミナー 1983年11月号 日本评论社)
  • ‘代数解析学と私’(数理科学讲究录810、代数解析学と整数论、1992年)
  • ‘现代数学の広がり2 岩波讲座 现代数学の基础 34’(岩波书店 1997年)
  • ‘数学のたのしみ no.13 佐藤干夫の数学’(日本评论社 1999年)
  • ‘佐藤干夫の数学’木村达雄(编)(日本评论社 2007年)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