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侨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国大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制定的《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法》,侨生的官方定义[1]为:
华侨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的,也可参加报名。
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台湾
指海外出生连续居留迄今,或最近连续居留海外六年以上,并取得侨居地永久或长期居留证件回国就学之华裔学生。但就读大学医学、牙医及中医学系者,其连续居留年限为八年以上。侨生身份认定,由侨务主管机关为之 …… 前条第一项所称海外,指大陆地区、香港及澳门以外之国家或地区。前条第一项所称连续居留,指华裔学生每历年在国内停留期间不得逾九十日。
2006年前,《侨生回国就学及辅导办法》中未对海外有明确定义,2006年后该办法将“海外”定义为“大陆地区、香港及澳门以外之国家或地区”,而另外制定《香港澳门居民来台就学办法》。
2008年度,台湾大专院校的在学侨生总人数为11,426人[5],主要来自亚洲,尤以侨居于马来西亚、缅甸、印尼为多[6]。
Remove ads
其他含义
“侨生”(印尼语:Kiauseng)一词在印尼华人移民史中是指“出生在侨居地的人”,也被称为“Hollandspreken”,即是“荷兰语使用者”。荷兰统治印尼时期,他们的华侨先辈抵达荷属东印度,决定在此长居并让后辈接受荷兰教育,而不是传统的私塾教育,当时荷兰文化被认为更为优越,并具有更好的社会经济优势;因此,他们开始学习荷兰语,并将子女送入荷兰语学校(HBS)。侨生由于与荷兰文化做出妥协,并接受过政府承认的荷兰教育,所以普遍从事社会上受人尊敬的职业,例如:公务员、医生、律师和教师。
与“侨生”相比起来,更早抵达的华人移民后代被称为“土生华人”(Peranakan),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融入印尼的本土文化,拥有印尼名字且不善中文;[17] 较晚抵达的华人移民后代被称为“新客”(Totok),由于不愿意妥协于荷兰文化或印尼本土文化,保留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他们选择不符合政府规定课程标准的华校教育(直到1960年代末新秩序政府强制关闭华校),所以几乎不会考上本地的公立大学,但可以选择去台湾或中国大陆留学。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