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俄语地理分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俄語地理分佈
Remove ads

俄语地理分布俄语遍及于俄罗斯领土,1917年俄罗斯帝国(帝俄)灭亡,苏联成立,部分前帝俄属地,例如波兰(中东部)、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卡尔斯州(今属土耳其)都展开了去俄语化运动。

Thumb
俄语母语人口比例
  0-1%
  1-9%
  10-19%
  20-29%
  30-39%
  40-49%
  50%+

苏联前期(1920年代)一度采取本土化政策试图逆转帝俄时期各地的俄罗斯化进程[1]。1930年代,斯大林上台后开始取消本土化政策,事实上实行俄化政策,最终使俄语于1990年法律上成为苏联所有加盟国的官方语言,但同时各加盟国亦保留了继续使用当地语言作为额外官方语言的权力。

1991年苏联瓦解,有多达2500万的俄裔分布在俄罗斯联邦之外的其他苏联加盟国,约占前苏联俄罗斯人的六分之一,或除俄罗斯之外各加盟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些俄裔中的很多人由于族群冲突而沦为难民。[2]

Remove ads

数据

Thumb
2004年,除俄罗斯联邦外,各前苏联国居民的俄语能力

母语使用者

国家

更多信息 国家, 使用人口 ...

地区

更多信息 领土, 所属国家 ...
Remove ads

所有使用者(包含母语及第二语言)

更多信息 国家, 使用者 ...
Remove ads

乌克兰的俄语人口

包含俄罗斯族及其他以俄语为第一语言的族裔。

更多信息 领土, 所属国家 ...

使用者不明确的数据

更多信息 国家, 使用者 ...

亚洲

亚美尼亚

俄语并非亚美尼亚的官方语言,但被官方承认为少数族裔语言,并依据《保护少数族群之架构协定》受政府保护。[27]根据调查,2004年该国有1.5万俄语母语者,以及另外100万活跃使用者。[28]30%的国民能够流利使用俄语并且有2%以俄语为主要家庭、社交及工作语言。[29]根据2009年世界概况资料,该国有1.4%的俄语人口。

2010年该国去俄化政策松动,并且重新建立俄语学校。[30]

阿塞拜疆

俄语并非阿塞拜疆的官方语言,但是该国的通用语。[31]根据调查,2004年该国有25万俄语母语者,及200万活跃使用者。[32]2006年,26%的国民能够流利使用俄语,并且5%以俄语为主要家庭、社交及工作用语。[33]

一项2005年至2006年所进行的研究表明,阿国政府并不视俄语为动摇阿塞拜疆语国语地位的威胁。相反,俄语在维系与俄罗斯的经济及政治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该国,能够熟练使用阿塞拜疆语仍被视为是拥有成功生活的必要因素。[34]

格鲁吉亚

俄语并非格鲁吉亚的官方语言,但被官方承认为少数族裔语言,并依据《保护少数族群之架构协定》受政府保护。[35]根据调查,2004年该国有13万俄语母语者及170万活跃使用者。[36]2006年,27%的国民能够流利使用俄语,并且1%以俄语为主要家庭、社交及工作用语。[37]根据世界概况,该国有9%的俄语人口,民族语则认为俄语是该国实际上的工作用语。[38]

因地缘关系的原因,该国绝大多数公共及私人标志仅用格鲁吉亚语书写,并且英语是最受欢迎的外语。但是一些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路标志则会是俄语及格鲁吉亚语双语。亚美尼亚人在萨姆茨赫-贾瓦赫蒂大区占多数,而当地的广告和私人标志则只是使用俄语,或者俄语及格鲁吉亚双语。而阿塞拜疆人占多数的下卡尔特利大区的边境地区,标志和广告通常是仅用俄语、格鲁吉亚语和阿塞拜疆语双语、或者俄语和格鲁吉亚语双语。格鲁吉亚的去俄化政策并没有影响到不被政府控制的阿布哈兹南奥塞梯,俄语是该两地的官方语言之一。[39][40]

Remove ads

以色列

根据1999年的人口普查,以色列有100万来自前苏联的犹太人移民。以色列的传媒和网站会经常使用俄语,并且该国有属于自己的俄语报纸、电视台、学校和社交传媒。

哈萨克斯坦

俄语并非哈萨克斯坦的国语,但哈萨克斯坦宪法第七条明确表明俄语和哈萨克语在国家行政上地位平等。[41]根据调查,2004年该国有420万俄语母语人口,同时有1000万活跃使用者。[42]2006年,63%的国民能够流利使用俄语,并且46%以俄语为主要家庭、社交及工作用语。[43]根据世界概况,2001年,该国95%的人口能够说俄语。[44]该国北部现今依然存在大型的俄语社区,并且俄罗斯族占该国人口的25.6%。[45]2009年的人口普查现显示,该国15岁及以上的人口中,84.8%拥有良好的俄语听说读写能力。

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宪法第五条规定俄语是该国的官方语言。根据调查,2004年该国有60万俄语母语人口,同时有150万活跃使用者。[46]2006年,38%的国民能够流利使用俄语,并且22%以俄语为主要家庭、社交及工作用语。[47]

2009年的人口普查显示,该国48.2万人使用俄语为母语,包括41.9万俄罗斯族,及6.32万其他族裔,占总人口8.99%。[48]另外,该国15岁以上人口中,1,854,700 能够流利地以第二语言使用俄语,占该组人口的49.6%。

俄语现今依然维持是商业及政府的强势语言。议会中很少人用吉尔吉斯语发言,多数议员都使用俄语。2011年,时任总统萝扎·奥通巴耶娃重启有争议的辩论,以决定是否赋予吉尔吉斯语更强势的地位。[49]

塔吉克斯坦

俄语是塔吉克斯坦宪法规定的跨族交流语言[50]。根据调查,2004年该国有9万俄语母语人口,同时有100万活跃使用者。[51]2006年,28%的国民能够流利使用俄语,并且7%以俄语为主要家庭、社交及工作用语[52]世界概况称俄语在该国政府和商业领域被广泛使用。[53]

独立后,塔吉克语为该国唯一国语,直到2009年,俄语被定位为跨族交流语。2009年该国通过法令,要求所有官方文件及国家教育只能使用塔吉克语。但是,该法同时规定,国内的所有少数族裔皆有权决定其子女的教学用语。[54]

土库曼斯坦

俄语在1996年在土库曼斯坦丧失其官方语言地位。[55]根据调查,2004年该国有15万俄语母语人口,同时有10万活跃使用者。[56]根据世界概况,该国12%人口使用俄语(日期未知)[57]

多数俄语电视节目在该国遭禁,并且俄语学校皆被勒令关闭。[58]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俄语并非官方语言,但为通用语[59]。根据调查,2004年该国有120万俄语母语人口,同时有500万活跃使用者。[60]根据世界概况,该国14.2%人口使用俄语(日期未知)[61]

1991年独立后,乌兹别克斯坦文化经历了去俄化、西欧化,与建立民族认同。该国官方强力在教育体系中深化这三大倾向:在乌兹别克斯坦这个全国一半人口为学龄人口的国家,深化三大倾向,尤其有效[62]

随着乌孜别克语成为官方语言,并且在工作招聘中处于优势,该国面临由俄罗斯裔离开带来的人才流失。俄语人口占优势的工业、科学及教育领域随着去俄化深入而陷入衰退。

在首都塔什干十月革命的领导人雕像被移除,而以民族英雄例如帖木儿的雕像取代之,而城市内的俄语街名亦被乌兹别克斯坦化。1995年,乌兹别克斯坦宣布乌孜别克语放弃西里尔字母,而改用拉丁字母。1997年,乌孜别克语成为唯一行政语言。[63]

亚洲其余部分

直至2005年,俄语是蒙古国是最多人学习的外语[64],并且在2006年,该国教育体系在七年级后,将俄语设为第二外语必修课。[65]

阿富汗拥有说俄语的少数族群。[66]

澳大利亚

墨尔本悉尼拥有俄语社区,很多聚集在墨尔本东南部。该国三分之二的俄语移民为说俄语的德裔希腊裔犹太人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乌克兰人

欧洲

白俄罗斯

Thumb
根据2009年人口普查结果制作的地图——蓝色为俄语占优地区

根据白俄罗斯宪法,俄语与白俄罗斯语共同为该国的官方语言[67]。根据调查,2004年该国有324.3万俄语母语人口,同时有800万活跃使用者。[68]2006年,77%的国民能够流利使用俄语,并且67%以俄语为主要家庭、社交及工作用语。[69]

白俄罗斯独立伊始,白俄罗斯语一度为该国的唯一官方语言,并且该国亦有实行某些去俄化政策。但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成为总统后,1995年该国发起公投以决定俄语的地位。俄语在公投后亦随之成为官方语言。

在白俄罗斯的多个领域,俄语都是强势语言。实际上,很多政府咨询及网站都仅使用俄语。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是俄语最流行的欧洲国家之一[70]。根据2012年的一项研究,该国高达19%的人口能流利使用俄语,并收听俄语新闻、电视节目或广播[71]

爱沙尼亚

俄语是爱沙尼亚官方认可的外语。根据调查,2004年该国有47万俄语母语人口,同时有50万活跃使用者。[72]2006年,35%的国民能够流利使用俄语,并且25%以俄语为主要家庭、社交及工作用语。[73]根据世界概况,该国29.6%的人口能够使用俄语[74]

该国人口25.5%为俄罗斯族[75],同时58.6%的本国民族爱沙尼亚人能够说俄语[76],全部加起,有67.8%的人口能够讲俄语[77]。但是在年轻一代,俄语迅速被英语所取替。例如,2000年,该国处于15岁至19岁的爱沙尼亚人中,53%宣称能够说俄语,而在10岁-14岁的年龄段中,该数字则剧降至19%(仅占选择英语的人数的三分之一)[78]

2007年,国际特赦组织猛烈批评该国“骚扰”俄语人口的行为[79]。2010年,政府组织检查员以确保职场中,职员拥有足够的爱沙尼亚语水平,受检查的人群包括俄语学校的教师[80]。国际特赦组织批评称,爱沙尼亚政策“在大部分私人企业,及所有国有企业及政府职务中,设立了各类语言要求,使得非爱沙尼亚人的族裔,尤其是俄语族裔,丧失工作机会。多数少数族由于爱沙尼亚语水平不足,而没法胜任工作。”[81]

芬兰

根据2014年世界概况的统计,芬兰有1.4%的俄语人口[82]。俄语是芬兰母语人数最多的移民语言之一[83]

2022年之前由于同俄罗斯及其他俄语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及游客数量的增长,俄语的受欢迎度一直在增加[84]。但自2022年之后,各种统计均显示俄语在芬兰社会的受欢迎度显著降低。俄语在职场的需求曾经一直在稳定增长,同样的增长需求在芬兰的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中亦有体现[85]。在芬兰东部,特别是在边境城镇,由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大量游客来自俄罗斯,俄语已经开始取代瑞典语成为第二重要的外语[86]

德国

德国使用俄语的族群主要有犹太人俄罗斯族等,德国拥有前苏联加盟国以外,最多的俄语人口,有300万德国人依然时常使用俄语[87]

拉脱维亚

1988年,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宣布拉脱维亚语为国家唯一官方语言。

虽然该国26.9%的人口为俄罗斯族[88],但俄语被官方认定为外语[89]。2006年,55%的国民能够流利使用俄语,并且26%以俄语为主要家庭、社交及工作用语。[90]

2010年3月,该国以俄语发行的欧盟文件被撤回,引发来自欧洲自由联盟威尔士党的批评,该两党要求欧洲联盟委员会继续提供使用非欧盟官方语言的资讯,同时称“欧盟在波罗的海国家施加压力以边缘化俄语使用者的行为令人失望。”[91]

2012年该国举行宪法公投以决定是否将俄语列为第二官方语言,结果为 821,722人(75%)反对,273,347人(25%)支持。但同时亦有批评指出,该国的 557,119 人俄罗斯族中,有29万人并非拉脱维亚公民因此无权投票。但亦有反驳称,即使该部分人口有权投票,该宪法公投结果依然会是反对[92]

2019年起,该国的俄语私立学校和大学陆续关闭,同时公立中学中,亦减少使用俄语[93],但为俄裔开设的俄罗斯语言和文化科目除外[94]

立陶宛

1989年1月25日,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法院裁定,立陶宛语为“官方交流的主要语言”,该规定可被应用于全国所有企业、机构及组织,但苏联军队除外。1992年通过的宪法明确规定,立陶宛语为国语[95]

立陶宛,俄语虽然丧失了官方语言地位,但依然维持通用语的地位[96]。根据调查,2004年该国有25万俄语母语人口,同时有50万活跃使用者[97]。2006年,20%的国民能够流利使用俄语,并且3%以俄语为主要家庭、社交及工作用语[98]。与另外两个波罗的海国家不同,立陶宛的俄裔较少(2008数据显示为5%)[99]

2011年的研究显示,立陶宛63%的人口,或 1,917,500[100] 人有一定的俄语能力[101]

摩尔多瓦

根据苏联时期的法律,俄语在摩尔多瓦被视为通用语。根据调查,2004年该国有45万俄语母语人口,同时有190万活跃使用者[102]。2006年,50%的国民能够流利使用俄语,并且19%以俄语为主要家庭、社交及工作用语[103]。根据世界概况2014年的预计,该国有16%的俄语人口。

俄语在加告兹自治领土单位德涅斯特河沿岸该两个自治区中,与罗马尼亚语共同为官方语言。

俄罗斯

根据俄罗斯的2010年人口普查,99.4%的人口,或1.28亿人能够使用俄语。在城市地区,1.01亿人(99.2%)能够使用俄语,而在农村地区,该数字则为3700万(98.7%)[104]。2010年,俄语母语人口为1.186亿,或总共人口的85.7%,该数字稍高于该国的俄罗斯族人口(1.11亿人,总人口80.9%)。

俄语是俄罗斯的官方语言,但在某些地区,与当地语言共同为官方语言,例如楚瓦什共和国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萨哈共和国。俄罗斯94%的学生接受俄语小学教育[105]

达吉斯坦共和国车臣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去俄化并非体现在政府压制俄语和俄罗斯文化,而是于直接驱赶俄语人口,这亦是第二次车臣战争的主要导因之一。伊斯兰化于2010年达到顶峰。俄语人口在该地区工业、科学及教育领域的减少,导致以上领域的衰落[106]

2007年,卡累利阿共和国宣布在国事上使用卡累利阿语[107],但是俄语依然为该国的唯一官方语言(卡累利阿语是其中一门“国语”)。2010年,该国小于8%的人口为卡累利阿人

据报告,马里埃尔共和国仍然在进行去俄化[108]

乌克兰

Thumb
乌克兰的俄语人口(红色)

根据1996年乌克兰宪法,俄语在乌克兰是族际沟通语言,同时亦为少数族裔语言[109]。根据调查,2004年该国有1440万俄语母语人口,同时有2900万活跃使用者[110]。2006年,65%的国民能够流利使用俄语,并且38%以俄语为主要家庭、社交及工作用语[111]

1990年,俄语成为苏联的官方语言,但加盟共和国有权决定自己国内的官方语言。[112][113] 早于1989年,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已经立乌克兰语为官方语言,在苏联解体后,继而成为唯一官方语言。乌克兰独立10年后,教育体系的用语由绝大多数为俄语转变为75%的情况下使用乌克兰语。政府亦在逐步推广乌克兰语在传媒及商业领域内的使用。

根据2012年7月的一份调查,55%的受访者(18岁以上)认为国语为乌克兰语,而40%的人认为为俄语,另外5%表示没法回答。[114]

将俄语列为官方语言,同时亦是乌克兰政坛常见的竞选承诺,其中包括列昂尼德·库奇马1994年时,维克托·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2004年时,以及地区党2012年时。[115][116][117][118]2012年通过的一条法令规定,俄语为乌克兰东部和南部数个地区的“地区语言”。[119]2018年2月28日,乌克兰宪法法庭裁定该法令违宪。[120]

欧洲其余地区

20世纪时期,俄语曾为华沙公约组织成员国及其他苏联卫星国的学校必修科目,包括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东德斯洛伐克匈牙利阿尔巴尼亚。但现时在以上国家,由于俄语已经不是教育体系的必修语,因此年轻一代普遍已经不能说俄语。但根据2005年调查,以上地区依然有两成至四成的人口能使用俄语,尤其在与俄罗斯同为斯拉夫语族的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

西欧亦有规模可观的俄语人口,包括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希腊挪威奥地利等。

美洲

18世纪时期,随着俄罗斯探险家进入阿拉斯加地区被宣布其为俄罗斯领土后,俄语就正式进入美洲。虽然俄罗斯殖民者于1867年已经从阿拉斯加撤出,但俄语在该地区依旧保留了下来,虽然只有少数老年人能够使用。[121]尼科来夫斯克,俄语使用者比英语使用者多。北美洲有规模较大的俄语社群,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的各大城市。俄语社群中,只有25%的人口为俄罗斯族。在苏联解体前,布鲁克林布赖顿海滩的大量俄语人口就是犹太人。但是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及中亚民族的数量就追赶上了犹太人。根据2007年的美国人口普查,美国共有85万人在家使用俄语。[122]

俄语是古巴20世纪后半期最受欢迎的语言。俄语除了在学校和大学教授,各无线电及电视节目亦会开设俄语课。

巴西亦有小型的俄裔社区,但主要分布在南部巴拉那州的内陆地区。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