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俞德浚
中国植物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俞德浚(1908年2月1日—1986年7月14日),原名俞季川[1],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绍兴,植物分类学家和园艺学家。
生平
1908年2月1日生于北京。母早亡,其父亲对他管教甚严。[1]15岁时,考入北京师范学校,高中转入同校史地博物部,受老师影响对生物兴趣浓厚。1928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生物系(今北京师范大学),胡先骕为其老师,1931年毕业。[1]

毕业后就职于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次年该所与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合作,调查、采集四川的植物,故而俞德浚被派往四川北碚(今重庆北碚区)中国西部科学院任植物部主任。[1]期间对川西北、川西和川西南的植物均进行了考察,采集了大量植物标本及种子、苗木等。1934年返回北平,整理四川所得成果,撰写了《四川植物采集记》、《四川雷马峨屏调查记》等论文。1937年,与英国皇家植物园和皇家园艺学会合作,采集云南高山植物种子,此次调查发现了许多新植物。[1]两次调查共采集2万余号植物标本。[2]七七事变后,静生生物调查所迁往云南,与云南省教育厅合作成立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俞德浚任该所研究员、副所长。期间对蔷薇科、豆科、秋海棠科、山茶科等植物及云南植物资源、经济植物进行了深入研究。[1]1947年,受英国皇家植物园资助,赴爱丁堡及伦敦皇家植物园为客座研究员,同时进修高等植物分类学、园艺学。期间成为国际茶花协会会员。[1]

1950年回国[2],于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3]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兼首任北京植物园主任。[3]负责北京植物园的筹建,担任植物园主任近30年。[1][2]1979年发表名著《中国果树分类学》。[2]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4][5]
Remove ads
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植物志》编委会,当时由钱崇澍、陈焕镛任主编,俞德浚为编委会委员之一,1978年至1980年为代主编,1981年后任主编,并负责执笔有关蔷薇科的第36、37、38三卷,这三卷分别于1974、1985、1986年出版。《中国植物志》全卷完成则要等到俞德浚逝世后的2004年。[6][1][7]
头衔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