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修顿 (选区)
香港湾仔区区议员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修顿(英语:Southorn,代号B12)曾是香港湾仔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82年设立,1994年定为单议席选区,2023年取消,末任区议员为香港岛各界联合会成员李碧仪。
范围及名称
修顿选区与邻近的选区都是南北狭长的选区,现时位于告士打道以北介乎分域街至菲林明道湾仔北近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告士打道庄士敦道以修顿球场中心介乎卢押道至柯布连道一带、庄士敦道以南近湾仔街市的一段皇后大道东,以及近湾仔峡的一段马己仙峡道与山顶道,当中包括不同类型的楼宇如竹林苑、满峰台、欣怡居、凤凰阁、囍汇、尚翘峰 (第二座、第三座),以湾仔旧区为主,区内修顿球场为著名地标,故以此为名。与其相连的选区有轩尼诗、司徒拔道与及大佛口,并且沿宝云道及坚尼地道与中西区山顶选区连接,以维多利亚港与油尖旺区隔海相望[1],投票站通常设于湾仔邮政局或湾仔活动中心。
沿革
修顿选区源于1982年区议会选举的湾仔西单议席选区,在1985年区议会选举至1991年区议会选举则定为双议席选区,在这段时期,主要由无党派锺易安(1983年补选胜出)及香港华人革新协会郑琴渊(1985年选举胜出)。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区议会,取消所有委任议席及双议席选区制度,全面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并改由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制定,区议会选区数目亦随人口变动而大幅增加,当中双议席湾仔西选区分拆西面的大佛口和东面的修顿选区。锺郑二人未有湾仔西一带选,由林贝聿嘉于1994至2003年夺得本区议席,当中1999年区议会选举更在未有其他候选人之下自动当选。
2003年区议会选举,林贝聿嘉未有参选,左派由民建联刘珮珊参选,由于七一效应带动投票人数增加,结果公民起动金佩玮以六成得票当选,成为泛民主派于本区胜出的例子。
2007年区议会选举,金佩玮未有争取连任,支持党友魏基乐参选,对上得到左派支持的李碧仪及独立人士黄国康,结果李氏以近六成得票当选。自2008年起,本区议员由香港岛各界联合会成员李碧仪担任。
2011年区议会选举,李碧仪以八成得票的1,463票打败民主动力认可的庄初杰324票而连任。2015年区议会选举,李碧仪以1,463票打败2047香港监察杨幼峰的437票而连任。2019年区议会选举,李碧仪以1,790票打败湾仔起步陈锦成的1,652票而连任。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历届选举结果
Remove ads
参见
注脚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