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逃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逃税,又称瞒税非法避税,泛指以不合法手段企图逃避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在某些国家中,逃税属于刑事犯罪,案情轻者可能被处以应缴税额数倍的罚款(例如香港为三倍、新加坡可达五倍)。在中国大陆,过去若逃税金额庞大甚至可能判处死刑,但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已取消此罪的死刑条文,改为最重可处以无期徒刑[1]

常见的逃税方法

  1. 综合所得税中低报收入、多报支出。
  2. 在出入口关税申报时故意提供不实资讯(例如货品分类、数量、金额、日期、收发货人等);或行贿海关与税务人员,进行走私等非法贸易。
  3. 不开立交易凭证(如漏开统一发票),借此虚减营收。
  4. 购买发票以虚报支出,进行逃税。[2]
  5. 假借捐赠逃税。例如台湾捐赠可列举所得扣抵,有人会制作假捐赠单据逃避税赋。[3]
  6. 签订“阴阳合约”等双重契约,刻意隐瞒实际收入。[4][5]
  7. 以假买卖名义进行土地或不动产赠与,避开土地增值税赠与税
  8. 利用移转订价关联交易操作利润分配,降低应税所得。
  9. 以他人名义购买房地产,规避自用住宅限制与印花税差额(俗称“借人头”)。[6]

相关

范例案件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