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傅廷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傅廷栋(1938年9月9日—),男,广东郁南人,中国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1][2]。
生平
初中毕业后,考入广东省喜泉农业职业学校(现肇庆农业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山县横栏区农业技术推广站。1956年,考入华中农学院农学系学习。1962年,考取了著名油菜遗传育种家刘后利教授的研究生,成为中国第一位油菜遗传育种方向的研究生。1965年,留在华中农业大学工作。1981年至1982年在德国Göttingen大学合作油菜育种研究。
研究成果
1972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 cms),被国际上认为是“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雄性不育类型”。1992年以来,育成(审定)华杂4号等7个优质油菜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近6000万亩。
社会兼职
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主席、国际油菜研究咨询理事会(GCIRC,巴黎)主席。
奖项和荣誉
1991年7月10日,在第八届国际油菜大会上被授予“杰出科学家”奖章,是该奖章自设立以来第一次被一位亚洲科学家获得。
2003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农业科学奖。
1995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3]。
2004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傅廷栋因在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突出贡献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4][5][6][7][8][9][10]。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