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傅志寰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1998-2003年在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傅志寰(1938年4月11日—),男,辽宁海城人,中国铁路机车专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傅志寰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至1998年担任铁道部副部长。1998年至2003年担任铁道部部长。2002年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时卸任部长职务,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生平
1938年4月,傅志寰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父亲是火车司机。从小学到初中,家都住在铁路边上,后来并入读铁路系统的学校。1955年,由于他的学习成绩比较好,高中毕业的时候获得了赴苏联留学的机会,同年坐上火车赴北京,在留苏预备部学习了一年俄语。1956年,傅志寰乘火车前往莫斯科,被分配到莫斯科铁道学院,攻读铁路电气化专业,并曾经在诺沃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厂实习。1961年,在资深电机专家扎哈尔钦科的指导下,傅志寰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答辩,其毕业论文主题为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于1960年研制的中国型电力机车。
1961年,傅志寰回到了中国,并被国家分配到位于湖南的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担任技术员,投入对6Y1型电力机车的研究、改进和试验工作。1975年11月,升任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代副所长;1978年4月,又升任研究所副所长。1981年,傅志寰被派往联邦德国(西德)学习电力机车设计制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在克劳斯-玛菲公司、AEG公司等德国著名企业里进修;期间并亲身体验到了时速200公里的德国城际高速列车,为他以后提出中国铁路大提速埋下了“种子”。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期间,傅志寰参与了韶山1型、韶山2型、韶山3型、韶山4型电力机车、以及KDZ1型电力动车组的研制工作[2]。
1984年,傅志寰调入铁道部科技局,先后任总工程师、局长。1989年初,傅志寰到广深铁路调研,发现广深铁路的运营方式与德国铁路非常相似,客车和货车分别主要在日间和夜间运行,对于提高客车速度十分有利,因此随即向铁道部提出了将广深铁路作为提速改造试验线的建议,不久之后,广深准高速铁路工程正式上马[3]。
1998年,傅志寰在中国电气化铁路40周年之际提出“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电力机车直流传动到交流传动的转换”这一目标[4]。在傅志寰担任铁道部部长期间,中国铁路多款动力集中式列车投入运营,包括但不限于新曙光号NZJ1型柴油动车组、神州号NZJ2型柴油动车组、蓝箭DJJ1型电力动车组等,同时试点了机车向客车直供电技术。傅志寰亦主张研制中国自产摆式列车[4],但相关计划在2003年刘志军接任铁道部部长后中断,已生产的两组TSD09型柴油动车组也未能投入运营。
2003年12月,欧美同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他担任常务副会长[5]。
Remove ads
家庭
妻子唐曾妍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电力机车专业,原在北京的铁道部专业设计院工作,两人在工作中相识。结婚后,1966年唐曾妍随丈夫到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工作。两人育有两个女儿。[6]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