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傣仂语

泰語方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dǎiᦅᧄᦑᦺᦟᦹᧉ,ภาษาไทลื้อ,kam tai lue;或)属于侗台语族台语支,泰族支系泐人的语言,是泰语的一种方言,称为泰语西双版纳话,或泰语泐方言。有自己的文字——老傣仂文和素可泰文。使用人口分布于中国西双版纳州江城县)30多万,缅甸30万,老挝13万,泰国100万,越南5千多。操该语言的族群自称,中国官方认定为傣族的一支,泰国认定为泰族的一个支系——泰泐,越南认定为卢族;傣语泐方言和泰国北部的阮方言有很大的一致性。傣语泐方言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官方语言之一,又被中国称为西双版纳傣语

事实速览 傣仂语 Tai Lü, 发音 ...
Remove ads

文字

老傣仂文是一种元音附标文字,一般认为创制于13世纪,源自缅文。创制之初仅用于宗教活动,被称为“经书文字”。这种文字结构复杂,难于认读。1954年在其基础上修订出西双版纳新傣文。目前新老傣仂文并用。

素可泰文(ฝักขาม fȃkkhaːm fàk-kǎam)是西双版纳古代使用的文字,后来在缅甸扩张下,形态近似于缅文的经书文在缅甸势力范围的地区(兰纳、景栋和西双版纳)成为主流,素可泰文在西双版纳式微。

语音

傣仂语以景洪市口音为标准音。有21个声母,91个韵母,和6个声调促声只能是其中三个声调,舒声则可以是所有六个声调。本条目采用新傣仂文

声调

傣仂语有六个声调,分高音和低音两组,每组三个声调。高音和低音用发音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声母来区别。

无标记 -(但阳入和元音是/aː/的长阴入不标) -
高音组 高平55(阴平、短阴入) 高升35(阴去、长阴入) 低升13(阴上)
低音组 降51(阳平) 中平33(阳去、阳入) 低平11(阳上)

舒声韵可以是全部六个声调。促声只有三个声调:短阴入、长阴入、阳入。韵母是/ap//at//ak/的或者韵尾是/ʔ/的音节不可能是长阴入调;韵母是/aːp//aːt//aːk/的音节不可能是短阴入调。

在和其他侗台语比较时,通常按如下顺序排列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短阴入、阳入、长阴入,依次为第1至9调。

傣仂语的现代汉语借词一般借自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声调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傣语声调 阳去 (33) 阳上 (11) 阳平 (51) 阴去 (35)

汉语入声字在西南官话派入阳平,在傣仂语的现代汉语借词中一般是阳上调(11),也可以是阴上调(13)。

声母

傣仂语有21个声母。新傣仂文声母分高调声母和低调声母,共42个。下表中每格中的傣仂文字母,前者为高调声母,后者为低调声母,傣仂文字母之前是国际音标

[p] ᦔᦗ [] ᦕᦘ [b] ᦢᦥ [m] ᦖᦙ [f] ᦚᦝ [v] ᦛᦞ ~ว
[t] ᦎᦑ [] ᦏᦒ [d] ᦡᦤ [n] ᦐᦓ [l] ᦜᦟ
[ʦ] ᦈᦋ ~จ [s] ᦉᦌ [j] ᦊᦍ
[k] ᦂᦅ [ŋ] ᦄᦇ [x] ᦃᦆ
[] ᦦᦨ กฺว [] ᦧᦩ ฅฺว
[ʔ] ᦀᦁ [h] ᦠᦣ

元音[i][e][ɛ]会使之前的辅音发生腭化,例如声母[ʦ-][s-]腭化为[ʨ-][ɕ-]

低音组的声母 [b] [d] [kʷ]比较少见。另有声母[sʷ] ᦪᦫ

声母的排列顺序见新傣仂文#声母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参阅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