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僧帽水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僧帽水母(学名:Physalia physalis),又称葡萄牙战舰(英语:Portuguese man o' war),是一种致命的剧毒管水母。虽然僧帽水母像水母,但其实是一个包含水螅体及水母体的群落[1]。每一个体都高度的专门化,互相紧扣,而不能独立生存。
Remove ads
栖息地
僧帽水母栖息在海平面,部分像帆浮在水面上,其余部分则在水底下。它们不能产生动力,随风、水流及潮汐来移动。它们分布在大西洋热带海域,有时会在较北的芬迪湾及赫布里底群岛[2]。它们经常出没于南非东岸夸祖鲁-纳塔尔省的海滩和开普敦南岸,也有指它们曾出现在地中海,包括西班牙海岸及科西嘉岛[3]。
僧帽水母很少会被单独发现,往往是因海流及风将多达数千只的僧帽水母带到同一海域。
结构

僧帽水母是由4种水螅体组成[4]。其中一种水螅体是一充气的的鳔,可以令僧帽水母浮在水面。僧帽水母的鳔是左右对称的。鳔长9-30厘米,在水面上可以延伸多15厘米,有透明、粉红、蓝或紫色。它们会将气体注入鳔中。僧帽水母的气体腺产生一氧化碳,填充鳔有最高达14%的一氧化碳。其余部分气体是氮气、氧气和氩气,大气中的气体扩散到鳔。二氧化碳发生在痕量水平[5]。僧帽水母会确保鳔湿润来维生,故它们会经常轻微翻转来保持鳔的表面湿润。为了避免鳔受到攻击,它们可以稍稍放气令鳔下沉到海底[6]。
在鳔下有长触须,最长可达22米,平均长10米[6]。触须上有充满毒素的刺细胞,可以杀死细小的海洋生物,如鱼类及虾。触须上的收缩细胞会将猎物带到负责消化的水螅体。这些水螅体会包围食物,分泌出可以分解各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酶来消化食物。
某些鱼类是可以在触须下生活的,完全免疫于刺细胞的毒素,并与僧帽水母有一种互利共生关系。
Remove ads
毒素

僧帽水母的刺细胞令细小鱼类及其他猎物瘫痪[7]。就算是已死去的僧帽水母或脱落的触须,在数小时内,仍可以造成同样伤害[8]。
对于人类的影响:僧帽水母可以造成剧痛,并会留下红色鞭痕,要2-3日才能消散。其毒素可以渗入到淋巴结,并造成更深入的痛楚。刺亦会造成过敏反应及一连串的影响,如发热、休克及干扰心脏和肺部功能,严重时更会致命[9],但致命的例子比较罕见。僧帽水母的毒液呈酸性,将僧帽水母浸在醋中会强化刺细胞,即增加毒素的传送,并令病征恶化[10]。伤口处理的时候最好泡在稍烫的海水中来分解毒素,僧帽水母经常被误会是水母的一种,故很多时候影响治疗的成效。
掠食者
赤蠵龟是僧帽水母的掠食者[11]。它们的皮太厚,僧帽水母的刺很难穿透及注入毒素。海蛞蝓及紫螺也会吃僧帽水母[12][13],毯子章鱼对僧帽水母的毒素也是免疫的,并且会扯下它们的触须保护自己[14],以水母为主食的翻车鱼也会吃僧帽水母。
互利共生
僧帽水母很多会与多种海鱼一同生活,包括小丑鱼及巴托洛若鲹。小丑鱼可以随意来往僧帽水母的触须之间,主因可能是其黏膜在触动刺细胞的时候使刺细胞无法伤害到它。这些鱼类可以从僧帽水母中得到保障,而它们会吸引其他小鱼来作为僧帽水母的食物[15]。
图片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