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儒医吴天祐纪念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儒醫吳天祐紀念碑map
Remove ads

儒医吴天祐纪念碑,位于台湾新竹县竹东镇南华里竹东国小内,系纪念捐地者父亲吴天祐,为新竹县文化资产历史建筑。

事实速览 儒医吴天祐纪念碑, 位置 ...

由来

吴天祐又名吴鸿祯[1][2],为广东省镇平县[1][3],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农历正月初五日[1]。来台湾后,选择在今竹东国小附近开设一家中药店,因医术高明,累积财富,购买一大片田地[4]。他被乡民尊为儒医,明治末年逝世,享寿七十二岁[1]

其长子吴锦堂继承父亲衣钵,二十六岁即以优异成绩被日本政府甄选为树杞林的“台湾医生总代”[3][5]。当竹东公学校在大正十四年(1925年)想辟建操场,吴锦堂就捐近廿公顷的土地为公学校操场用地[3]。该年代吴家大片土地被日人看中,征收为学校和神社用地,吴家唯一的要求是为先人吴天祐在学校操场后方立碑[6]。吴锦堂聘请专精土木营造的侄儿范光禄兴建[5]。当时特地前往新加坡考察当地以虎标万金油起家的胡文虎与胡文豹所立造的纪念石碑[4]。其大部分的材石均取自于头前溪油麻石,当年一次得动用廿六人合力扛运,再将大石切割成小砖后,还得依建构方位依序编号,此创举是地方上一件大事,为地方人士津津乐道[3]。碑身及周边设施历经一年余始完工[7],1933年8月竣工[1]

Remove ads

样貌

Thumb
吴天祐纪念碑与竹东国小操场

整体空间为一座直竖总高4米的石碑,加上三座横的石墙构筑而成,座向西南朝东北,面对学校大操场[5]。石碑为二座式,中间以一座圆底搭配四方体石柱[1]。碑座表面饰以洗石子,整体造型柔和[6]

正面碑文为台湾总督府总务长官平冢广义题字“儒医吴天祐先生之记念碑”。顶上方柱上左右两侧分别刻“恢宏体育,焕发精神”及中坜元庠生吴荣棣撰“布德长存宏世泽,高风留念大名儒”、小字刻着“祝吴天祐先生刘家骥书”。背面刻着“二十二世祖雅训吴启凤公生平笃正教读,二十三世祖干夫吴鸿祯原祖住镇平,生于道光十九年正月初五日亥时诞生,寿享七十二岁,昭和八年十月竣工”。[1]

石墙上刻有“鹤算龟龄”与“凤毛麟趾”等字[5][7]

维护

日久,纪念石碑缺乏管理,杂草丛生,一度引起吴天祐后人抱怨[2]。当地议员郭远彰曾感叹,竹东子弟对家乡历史文化越来越陌生,连念了六年竹东国小毕业的学生,竟然不知道该碑的意义[8]

1998年报导,客家台湾文化协会与山水坊文史工作室经一年多在新竹县查访,初步寻获七座具有历史意义的碑碣,就包含北埔事件五子碑、芎林奉宪示禁碑与义渡碑、关西道卡斯平埔族祖墓碑、竹东儒医吴天祐纪念碑、竹东奉宪示禁碑与申约并禁碑、宝山种福堂堂规碑、与月眉公学校氏家桢治校长宋进老师纪念碑[9]

1999年,竹东国小为举办创校百年校庆,整理校史时,发现学校与吴天祐有密切关连,决定全面整建纪念碑,由县议员郭远彰向县府争取一百五十万元经费整修[2]。吴天祐第五代裔孙吴振勇则以一万字加上历史照片,投稿于《新竹文献》介绍相关历史[5]。2001年5月28日,郭远彰质询民政局长黄隆钜,就拿竹东圳上坪老街、吴天祐纪念碑、示禁碑和陇西堂的照片考问,黄隆钜全答对[8]。该年举行中华民国各县市历史建筑十景时,县府文化局额外举办“找寻古迹遗珠~新竹县历史建筑征选活动”,在10月14日公布陈芸筠拍摄的竹东晓江亭与吴天祐纪念碑得到佳作[10]

2017年2月文化资产价值评估现勘会议,决议列册追踪。后经文史工作者古少骐提案,2018年9月底经新竹县古迹历史建筑审议委员会审议会,通过决议以“儒医吴天祐纪念碑”之名登录为历史建筑。[6]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