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元和诗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元和诗变是指从大历,贞元诗坛的以大历十才子为代表的“大历体”[1]转而演变到以俗奇为代表的元和体[2]。元和诗坛是唐朝的第二大高峰,较盛唐诗坛相比,元和诗坛也出现了一大批如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等优秀的诗人,引领着元和诗坛的创作。从创作上看,元和诗人试图脱离盛唐的藩篱,大力求新求变,创作题材趋向于日常化,生活化,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而这些特点,已可目为宋诗之先鞭[3][4]。
风格
元和诗以俗奇为主要特征,但具体到诗人个体,又有不同,但都体现了新变特征。孟郊的寒奇、韩愈的雄奇、李贺的瑰奇、贾岛的清奇。元白诗派以“平易”为特征,张籍、王建平易中趋向雅正、白居易通俗、元稹则多绮艳之作。柳宗元,刘禹锡独立于两大诗派之外,但二人亦有新变之处,例如刘禹锡的采民歌而作的《竹枝曲》。[5]
形成
元和诗坛继承了吴中诗派的一部分特质,转而将这部分特质发挥的更加明显。而元和诗变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生处于中唐有志于诗的人,面对盛唐诗这座高峰,不得不推陈出新。清人诗说:“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中唐的诗人们,为了继承甚至超越前人,便不得不走向前人未走向的道路了。因而,元和诗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体现
元和诗变的新变较前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创作目的的功利化。
- 语言文字的通俗化。
- 诗体风格的散文化。
脚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