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开普勒9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卜勒9
Remove ads

开普勒9Kepler-9)是一个位于天琴座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视野内的类太阳恒星。开普勒9已确定发现三颗系外行星,都是以凌日法发现。前两颗行星于2010年8月26日宣布发现,第三颗则于2011年1月1日宣布发现。这是首次以凌日法发现多颗行星的行星系。开普勒9的其中两颗行星互为轨道共振

事实速览 观测资料 历元 J2000, 天体测定 ...
Remove ads

名称与观测历史

开普勒9的名称由来自NASA专门寻找太阳系外类地行星开普勒太空望远镜[3]。该恒星并无固有名称。

2010年6月,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上线观测后43日,该计划的科学家提出了超过700颗系外行星的候选名单以进行进一步观测。起初,有5颗恒星被认为有一颗以上的行星,而开普勒9是其中之一。科学家确认了开普勒9在每次行星凌日的时间间隔中有明显的光度变化[4]。开普勒9是第一个使用凌日法发现多颗系外行星的恒星[5]。并于2010年8月26日公布这项发现[6]

Thumb
开普勒9的行星凌日光变曲线

母恒星与行星系统

目前已确认有三颗系外行星环绕着黄矮星开普勒9。较外侧的两颗行星开普勒9b(较接近母恒星)和开普勒9c(较远离母恒星)是低密度的气体巨行星;质量分别是木星的25%和17%,而半径是木星的80%。这两颗行星类似土星,密度都比水低。最内侧的行星开普勒9d超级地球,半径是地球的1.64倍[7],轨道周期1.6日。估计这项发现有0.59%的错误几率[2]

最接近母恒星的开普勒9d和第二近的开普勒9b轨道共振比例是1:12。而较外侧两颗行星的共振比例是1:2。开普勒9b和开普勒9c是首次以凌日法发现这种轨道形式的系外行星[8]。轨道共振使每个行星的轨道速度改变,并且使行星凌日时间也产生震荡。开普勒9b每次环绕母星周期增加4分钟,开普勒9c则是减少39分钟。轨道周期的变化允许研究人员使用动力学模型得知行星的质量(凌日法一般无法得知行星质量)。这些行星质量是进一步由凯克天文台的高分辨率阶梯光栅光谱仪(HIRES)以多普勒光谱学方式进一步确定[8][9]

开普勒9b和9c被认为形成于“雪线”之外。它们被认为是和原行星盘的残余物体交互作用后向内迁移。并且它们在迁移中被锁定轨道共振频率[8]

更多信息 成员 (依恒星距离), 质量 ...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