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林顿基金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克林顿基金会,成立于1997年作为威廉·克林顿基金会,并于2013年开始称为比尔、希拉里和切尔西・克林顿基金会,是一个根据第501(c)美国税码的非营利性公司。它是由美国比尔·克林顿前总统设立的,其任务是“加强美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应付全球相互依存挑战的能力”。其办事处设在纽约和阿肯色州的小岩城。
Remove ads
历史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0年12月4日) |
到2016年,该基金会从美国公司、外国政府和公司、政治捐助者和其他各种团体和个人筹集了大约20亿美元。接受来自富有捐助者的资金一直是引起争议的根源。该基金会“赢得了慈善专家的赞誉,并已获得了两党支持”。
慈善捐款不是克林顿基金会的主要重点,而是将大部分资金留在基金会,雇用工作人员执行自己的人道主义方案。在对基金会的财务记录和税务报表进行习惯性审查之后,慈善监督组织(Charity Navigator)给予基金会最高的四分之四评级。作为另一慈善机构的慈善观察(CharityWatch)说基金会的88%的资金用于其慈善使命,并在2016年给此基金会A评级。2015年,基于收入2.23亿美元和费用比率为12%的2600余万美元以完成其任务。
这个基金会是一个公共组织,任何人都可以捐赠,并且与克林顿家庭基金会不同,后者是个人克林顿家族慈善事业的私人组织。
比尔·克林顿、他的女儿切尔西·克林顿(两个董事会成员),没有从基金会收到任何工资或从基金会收到任何收入。当希拉里·克林顿是一个董事会成员时,她也没有收到基金会的任何收入。
Remove ads
结构
克林顿全球倡议是比尔·克林顿在2005年发起这项全球倡议,旨在制造机会让国际领导人会面,并推行解决世界所面临的紧迫问题的创新方案,也是最受欢迎的慈善组织之一。
自2005年以来,参加这项倡议的成员已承诺拨出460亿美元,以落实改善人民生活的各种计划,从而让150国的2000多万人受惠。在2008年常年会议上所承诺落实的计划,预计也将惠及1亿6000万人。2008年12月克林顿全球论坛(Clinton Global Initiative)在香港召开,这也是克林顿全球倡议首次在美国纽约以外的城市召开。
争议
2018年12月13日,美国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举办的听证会上,投资顾问公司 DM Income Advisors 的创办人多伊尔(Lawrence Doyle)和莫伊尼汉(John Moynihan)对克林顿基金会进行了两年的调查,查看基金会的纳税申报表及其它公开数据、并采访基金会员工。在将基金会获得的慈善捐赠跟旅行、工资和行政支出等费用去比对后,他们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克林顿基金会有六成左右的收入用在发放员工薪水、旅行和补助上,通常一个好的慈善机构只会在这些事情上花费15%左右。并于2017年8月首次向犹他州奥格登的国税局办公室提交对克林顿基金会的投诉[2][3]。
多伊尔和莫伊尼汉更指出,克林顿基金会按照外国代理人行事,这不符合国税局对非营利机构的界定。他们告诉国会,克林顿基金会在作为外国代理人运营初期以及存在期间没有按照501c3慈善基金会的要求运作,所以它不应当享有非营利组织的免税资格。“连基金会和它自己的审计师在正式提交的文件中都承认,它确实作为(外国)代理人运作,所以该基金会无权获得IRS 170(c)2中概述的501c3免税特权。”莫伊尼汉说,“也因为如此,该基金会应该根据《外国代理注册法》(FARA)登记。”多伊尔和莫伊尼汉是资深的法务调查员,既通晓法律,亦精通金融。他们表示,克林顿基金会借用非盈利机构名义获得免税、涉嫌逃税的预估金额在4亿美元到25亿美元之间;同时,若美国国税局发现克林顿基金会不是慈善机构,那么捐助者也可能要对捐款所欠税款负责。
在奥巴马政府当政期间,希拉里受到质疑在批准一宗跟俄罗斯公司(铀壹公司 Uranium One)的铀协议过程中有利益冲突,批准铀协议的是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而时任国务卿希拉里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前总统克林顿在2010年6月举行演讲,克林顿基金会因此从一家俄罗斯投资银行获得50万美元捐款,知情人形容这家公司是俄罗斯政府的延伸机构。在演讲的同期,铀壹公司和 Rosatom 告诉 CFIUS,俄罗斯政府打算收购20%的美国铀容量。由于俄罗斯政府因而接管了美国铀资产的很大一部分,此项交易被质疑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损害。[4]克林顿基金会自创立以来,吸金功力惊人,已经接近20亿美元。由于外国捐款的规模,包括许多国家政府的捐款,外界日益担心这些捐款意在影响美国最有权势的夫妇,并以此获得政治及经济上的利益。希拉里指自己会在当选总统后退出克林顿基金会。[5]
在2016年,由希拉里高级助手发出的一些内部邮件落到了骇客手中,内容为有关“克林顿基金会收到的外国捐赠及克林顿个人的营利性项目可能对希拉里的政治前途产生影响”,最终由维基解密分批发放公众。从邮件中可看出,为尽量降低基金会出现潜在冲突的可能性而采取的举措,助手们以及希拉里和克林顿的家邮件人中间引发了权力纷争和内斗。同时这些邮件内容令人担心基金会的捐助者是否获取了希拉里领导下国务院的特殊渠道安排或其他回报。[6]
相关书籍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