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克舍蒙古语Хишиг өрлөг罗马化:Kešiq öröq;?—1486年),又作克失,是15世纪后半叶蒙古汗国瓦剌部领袖,绰罗斯氏也先汗的孙子,阿失帖木儿之子。他继承了四卫拉特联盟首领的地位,但在与达延汗的战争中失败并走向衰落。

事迹

也先太师在世时,四卫拉特(瓦剌部族联盟)曾统治蒙古全境,但随着也先去世,联盟势力大幅削弱,被迫退守蒙古西北部。也先之子、继承卫拉特部族联盟首领之位的阿失帖木儿重建了卫拉特势力,趁蒙古东部势力强大的孛来太师、毛里孩王内斗衰弱之际,将势力向东扩张。当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中心的孛罗乃满都鲁汗开始活跃后,阿失帖木儿的动向便不再有记载。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阿失帖木儿在和林病故,克舍嗣位太师。明朝得知阿失帖木儿去世的消息,此时克舍太师被认为继承了阿失帖木儿的地位[1]

阿失帖木儿死后不久,蒙古本部发生了永谢布部的亦思马勒满官嗔-土默特部脱罗干杀死癿加思兰、拥立巴图蒙克为达延汗的事件。因达延汗年幼,亦思马勒试图将其作为傀儡掌握实权,但随着达延汗逐渐长大,双方对立。成化十九年(1483年),亦思马勒战败,逃往西方的哈密一带。

瓦剌衰落后,在克舍时有复兴之象。克舍招降邻部和朵颜三卫,联合达延汗,攻打明朝边境。达延汗与亦思马勒对立之初,克舍太师率领的瓦剌部族联盟与达延汗保持友好关系。成化二十年(1484年),明朝朝廷收到报告称,达延汗与克失太师正计划联手进攻明朝[2][3]。《明史》称“其长曰克舍,颇强,数纠鞑靼小王子入寇”。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亦思马勒逃到当时已进驻哈密地区的克舍太师麾下,克舍太师选择与亦思马勒合作[4],与达延汗的关系就此恶化。因为达延汗阻止克舍入贡明朝的道路,于是派人和明朝廷进行联系。达延汗并未放缓对逃往西方的亦思马勒的攻击,同年,克失太师和亦思马勒均战败身亡。蒙古编年史记载,达延汗与满都海哈屯曾两次远征瓦剌,部分观点认为其中一次远征的目标就是讨伐克舍太师。克舍有三子:阿喇哈(即养罕)丞相、阿克赛台吉、翁郭尔辉,他死后,养罕嗣位。然而克舍的兄弟阿沙阿力古多互相仇杀。其部下试图拥立阿沙为继承者,但另一个弟弟阿力古多对此反抗,率领自己的部众迁徙到明朝边境附近。此后达延汗的势力进一步扩张,瓦剌部族联盟与明朝的交流也随之断绝[5]

Remove ads

蒙古编年史中的记载

嘎班沙拉布所著的《四卫拉特史》中提及绰罗斯氏族长之一为“Kešiq öröq”,对应明朝史料中的“克失”或“克舍”。该书记载阿失帖木儿(对应书中的额斯墨特·达尔罕·诺颜)的玄孙为克失太师,但从两人的活跃年代来看,中间隔三代的说法存疑,实际更可能是阿失帖木儿之子就是克失太师。

注释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