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里斯蒂娜·德·皮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克里斯蒂娜·德·皮桑(意大利语:Christine de Pizan,1364年—1430年),出生于威尼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威尼斯诗人。因为其父被任命为法国国王查理五世的皇家占星家,所以她在宫中成长。在文艺复兴前的法国,她维护妇女的事业,倡导给青年妇女平等教育的机会。[1]
生平
克里斯蒂娜于1364年出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2] [3],被视为历史上第一位女权主义者[4] [3],也是第一位以文学为专业的女性[3]。 克里斯蒂娜为汤玛斯·德·皮桑 (Thomas de Pisan)之女,她的父亲曾担任过市政顾问[2] [3]及查理五世的宫廷星象师[2],因此非常重视克里斯蒂娜的教育[3],克里斯蒂娜所拥有的知识深度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极为罕见,也拥有多国语言能力,如:法文、拉丁文、希腊文[2] [3]。但其母亲受到14世纪文化的影响,希望克里斯蒂娜从事当代一般的女性活动[3]。 克里斯蒂娜于十五岁时与宫廷书记官艾蒂安·德·卡斯特(Etienne de Castel)结婚[2] [4] [3],丈夫也和其父亲一样支持着她的写作之路。但父亲于1385年去世[3]、丈夫则于1389年死于瘟疫[4] [3],遭逢巨变的克里斯蒂娜独自抚养三名孩子,以写作维持生计[4] [3],除了写作,她也会将著书的手抄本加上插图献给贵族换取报酬[2] [3]。克里斯蒂娜守寡后并无再嫁。
Remove ads
职涯
克里斯蒂娜参与法国历史上由《玫瑰恋史》引发的第一场文学论战[3],她认为这部作品中部分对于女性的描写在对男性产生不良影响的同时也会对女性造成伤害[3],从而引起人们对女权主义的探讨[3],这也成为她第一次受到文学界关注的论战[3],往后一生都致力于与反女权主义的对抗[3]。 其作品于当时社会受到欢迎,后来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没落后又在十九世纪被女权主义者发掘[2]。 最后一部作品为《圣女贞德》,退休后于1430年左右去世[3]。
作品
拥有十部诗体十一部散文体作品[4] [3],均以法文书写[3],也有许多作品被译为英文[4],诗歌多描写自己对于情感方面的发想[4]。散文体作品涉及多个主题,如:文学评论、历史、宗教、贵族教育[3]等方面。 重要著作有:《玫瑰恋史论战集》、《妇女城》、《三德之书》、《圣女贞德》、查理五世传记[2] [3]。
作品影响
《妇女城》一书于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撰写[3],克里斯蒂娜也因此对于战争、历史与现实环境对女性造成的伤害和歧视深有所感[3],书中不仅强调妇女的正名,也因当时克里斯蒂娜身处战争社会中而不断重复呼吁和平[3],她也透过《妇女城》传达自己对文学中厌女论述的看法[3],利用道德观念为女性辩护也反映了中世纪晚期文学的特性[3]。其也利用此书提出女性对社会贡献并提倡妇女教育的重要性[3]。 《玫瑰恋史论战集》是克里斯蒂娜参与玫瑰恋史论战的产物[3],她认为《玫瑰恋史》中存在许多厌女思想[3],并且批评书中某些观念会对当时社会的中下阶级产生负面影响[3]。 克里斯蒂娜将知识圈内对于女性的理性讨论扩大[3],使社会中的一般人士和妇女也能够讨论女性地位与权利意识[3],并以不断的写作持续关注著女性权利议题,虽然当时离社会大众真正意识到女性权利还有一段距离[2],但克里斯蒂娜在此时作为相对弱势的女性族群却勇于为女性发声[2],使十五世纪的女性作家以她为效仿的典范[2],甚至将此一影响传至意大利[2],使当时萧条的意大利文学再度繁荣[2]。而《妇女城》作为克里斯蒂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于现今的美国大学中已成为必读读物[3]。
Remove ads
大众文化中的克里斯蒂娜·德·皮桑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