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公民凯恩

1941年 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执导美国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公民凯恩
Remove ads

公民凯恩》(英语:Citizen Kane,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译《大国民》)是奥森·威尔士于1940年拍摄,1941年由美国RKO(雷电华)电影公司出品的剧情片。影片讲述报业大王查尔斯·福士特·凯恩英语Charles Foster Kane的一生。由奥森·威尔士担任导演、制片、编剧(之一)以及主演。曾获得1941年美国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奖(即奥斯卡奖)九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原著剧本奖

事实速览 公民凯恩Citizen Kane, 基本资料 ...

这部影片是奥森·威尔士的萤幕第一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但在20世纪40年代,此片因影射当时的报业大王威廉·赫斯特,而险些被毁。此后影片虽然最终上映,但因为赫斯特所施加的影响,只能在有限的剧院播放。从而导致影片票房成绩不佳。二战结束后,这部影片该在欧洲的电视上放映,逐渐被人意识到其艺术价值。从1952年开始,《公民凯恩》在英国电影协会(BFI)所出版的《视与听》(Sight & Sound)杂志每隔十年所评选的“最伟大的十部电影”中名列第一,并在美国电影学会(AFI)1998年评选的“百年百大电影”中名列榜首。

Remove ads

剧情

查理‧凯恩在豪华宅邸死亡,临死前只说一句话“玫瑰花蕾”(rosebud),如谜般无法解开。于是,一名记者汤姆逊便在玫瑰花蕾的阴影下奉命调查,透过五个曾经跟凯恩共事或生活的人物(凯恩的监护人银行家、报社总经理、凯恩的好友兼专栏作家、他的第二任太太、豪华宅邸管家及图书管理员),勾勒出这个传奇人物的生命片段;然而,在不同人的眼中,凯恩显然有着不同的特质,或者说是凯恩在事业、感情、政治观念和个人性格的演变。

年轻时,养父撒切尔跟伙伴伯恩斯汀所讲,凯恩是一个野心勃勃、不择手段,有大理想、十分执著于自己信念的厉害角色,他带领自己的王国走向光辉,手握财富、名利、欲望。但他经历了第一次婚姻失败,竞选落败之后,渐渐显露出他的阴暗面,狭隘的心胸更令伙伴李兰决裂,又强迫妻子苏珊当一名歌剧明星,甚至后来在豪华宅邸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乃至众叛亲离,失去亲情,死去时就只有管家雷蒙及一些佣人在侧,就连记者本人也还是不了解“玫瑰花蕾”的意义。

最后工人在清理凯恩的遗物时,从燃烧的雪橇上浮现出“玫瑰花蕾”一字,原来这才发现他至死仍忘不掉童年时的伤心往事,在雪地里玩雪橇时被迫与母亲分开,难堪过往,让媒体钜子终其一生难忘心痛失去最心爱拥有,最后孤寂而终。

Remove ads

演员

更多信息 演员, 角色 ...
Remove ads

灵感来源

按照电影史学家克林顿·黑林所述,《公民凯恩》的灵感来源于奥森·威尔斯1940年与约翰·豪斯曼的初次讨论,豪斯曼建议他和威尔士离开洛杉矶与编剧赫尔曼·曼克维奇讨论剧本创意。他补充道,“(曼凯维奇)可能认为威尔士有些许从事原创编辑的经验,有点威尔士作品标题《美国公民约翰》的意味。

奖项

奥斯卡奖

相关影片

  • 《The Battle Over Citizen Kane》(公民凯恩的战争)记录片,1995年出品。曾获奥斯卡最佳记录片奖提名。
  • 《RKO 281》(港译:光辉大国民)(1999年)HBO Home Video出品,描述了公民凯恩拍摄背后的故事。由Liev Schreiber扮演奥森·威尔士,James Cromwell扮演报业大王威廉·兰道夫·赫斯特
  • 曼克》(2020年)大卫·芬奇执导,Netflix出品,描述了赫尔门·曼克维奇撰写本片剧本时发生的故事。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