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共和国卫士
荣誉称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共和国卫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89年6月4日平息六四事件之后,由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向在事件中有功劳或重伤、殉职的军人颁授或追授的荣誉称号。共和国卫士共37人:死者15人、生者22人,分5批授予[1][2]。授赏者会得到一枚铜质奖章,上有邓小平亲笔书写的五个字“共和国卫士”的浮雕。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也制作了同名的纪录片和书籍,讲述平息六四天安门事件的过程。另外参与或轻伤者尚有获赠一些不记名的小纪念品,例如北京市赠与一线人员手表等物品[3]。
死者名单
- 刘国庚,陆军第63集团军直属通信团第2营第4连第1排少尉排长;
- 王其富,陆军第38集团军直属炮兵旅第5营营部无线电通信班班长;
- 李强,陆军第38集团军直属炮兵旅第5营第2连第1班士兵;
- 杜怀庆,陆军第38集团军直属炮兵旅第5营第2连第3班士兵;
- 李栋国,陆军第38集团军直属炮兵旅第5营第2连第4班副班长;
- 王小兵,陆军第38集团军直属炮兵旅第5营第2连第4班士兵;
- 徐如军,陆军第38集团军直属炮兵旅第5营第3连有线通信班班长;
- 崔国政,陆军第39集团军步兵第116师步兵第347团炮兵营榴弹炮2连士兵;
- 马国选,陆军第54集团军步兵第127师炮兵团第2营第6连代理排长;
- 王锦伟,陆军第54集团军步兵第162师步兵第486团后勤处中尉战勤参谋;
- 李国瑞,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第2支队第1大队通信班士兵;
- 刘艳坡,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第1支队第1大队第1中队士兵;
- 于荣禄,陆军第39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干事,少校军衔;
- 臧立杰,陆军第39集团军步兵第115师步兵第345团第3营第7连士兵;
- 王景生,陆军第24集团军步兵第70师步兵第210团第1营第1连第3排排长。
这15名军警的死亡时间和地点如下:
陆军第63集团军排长刘国庚死于1989年6月4日凌晨4点钟左右,地点在西长安街上的西单路口东约150米处。
陆军第38集团军6名士兵王其富、李强、杜怀庆、李栋国、王小兵、徐如军死于1989年6月4日凌晨1点10分左右,地点在西长安街上往西延长线上的翠微路路口,翻车起火而被烧死。据人民日报报导,四连乘坐的卡车于6月4日凌晨行至翠微路,被砖石雨袭击翻倒起火,车上的38人被笼罩在火中。前座上的保卫干事王强指挥救援,被称为“共和国卫士”。[5]
陆军第39集团军士兵崔国政死于1989年6月4日凌晨4点40分左右,地点在天安门广场南面的崇文门过街天桥(位于北京市崇文区)附近。
陆军第54集团军代理排长马国选于1989年6月4日凌晨1点钟左右在北京市宣武区的菜市口附近身负重伤,被送往武装警察部队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陆军第54集团军中尉参谋王锦伟死于1989年6月4日凌晨4点30分,地点在北京市宣武区的南新华街。
武警部队北京市总队士兵李国瑞于1989年6月4日凌晨5点钟许在北京市西城区的阜成门立交桥身负重伤,被送往北京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武警部队北京市总队士兵刘艳坡于1989年6月4日凌晨1点钟许在西长安街上的西单路口身负重伤,被送往北京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陆军第39集团军少校干事于荣禄死于1989年6月4日2点钟左右,死亡地点不详。
陆军第39集团军士兵臧立杰于1989年6月7日与同伴乘坐军车路过北京市东城区的建国门时,被从外交公寓里射出的子弹击中面部,当场身亡。
陆军第24集团军排长王景生于1989年7月4日在巡逻执勤中突然病发死亡。
Remove ads
受奖人员列表
书籍及影视作品
1989年7月,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制的全四集新闻纪录片《飘扬,共和国的旗帜》,作为国庆40周年献礼片。该片于1990年获第一届全国电影制片厂优秀摄影组“骏马奖”短片优秀摄制组奖。这部纪录片有时被称为“《共和国卫士》”[9]。
参见
- 六四事件
- 首都卫士
- 平息暴乱纪念章
- 执行作战和重大任务纪念章
- 共和国勋章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