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内江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内江话国际音标[luei213tɕiaŋ55xua213])是汉语西蜀片江贡小片的代表性方言之一,主要流行于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南部、威远县和隆昌县。内江市资中县中北部则操川黔片成渝小片方言。

事实速览 内江话, 母语国家和地区 ...

内江话的主要特点有:

1、古入声字归去声。如“发达”音fa4da4;“国格”音gue4ge4。

2、古浊声母

(1)遇平声则改念阳调次清音,如“婆”音po2;“盘”音pan2。

(2)遇上声,则:

A.保留上声的,则念上声次清音,如“导”音tao3;“蹈”音tao3。

B.未保留上声的,则念去声清音,如“导”音dao4;“蹈”音dao4。

A与B或重合而形成多音字,或不重合。

(3)遇去声,则文读去声,白读阴平。如“树”文音shu4、白音shu1;“夜”文ye4白ye1;“是”文shi4白shi1;“路”文lu4白lu1。

(4)遇入声,则读去声次清音。如“泽、择、宅”音che4;“别”音pie4。

3、平翘舌的分别,庄组内转字除支脂两韵合口外并不翘舌。如“事、士”音si4;“师、狮”音si1;“初”音cu1。

4、古二等字不颚化。如“街”gai1;“敲”kao1;“崖”ngai2;“咸”han2。

5、每一个声调都有轻重两读,重音有切割句子成分、以致辨别辞句意思的作用。

Remove ads

普通话推广前的内江话音系

调查时间:中华民国三十年即公元1941年

调查机构:中华民国教育部

调查事件:民国三十年汉语方言大调查

调查人(记音人):董同龢丁声树

被调查人(发音人):两名,皆为四川大学学生(其教师亦讲本地话),岁数22、26,在各自本地读小学,原籍各仁寿县鹤鸣场、内江县椑木镇,在曾住成都市峨嵋山市,未曾学国语,不能说别处话。[1]

声母

更多信息 不送气塞音, 送气塞音 ...
Remove ads

单字调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者五度调值依次各45或55,21或31,42,13或24。

韵母

韵母并不能代表简阳河西入派去声的部分乡镇,参见简阳话

更多信息 /i/, /u/ ...
Remove ads

普通话推广后的内江话音系

·名称尽量将就中古名法。

唇音 b 帮 p 滂 m 明 f 非
舌音 d 端 t 透 l 来
喉牙音 g 高 k 敲 ng 安 h 好
颚音 j 机 q 其 nj 你 x 戏
翘舌音 zh 之 ch 迟 sh 是 r 日
齿音 z 宗 c 从 s 散 zz 然

·内江话在民国时代尚能区分“剑”“箭”不同声、“千”“牵”不同声、“小”“晓”不同声,如今的内江话已基本尖团合流。[1]

a 麻韵 ua 挖 ia 压
o 歌韵 io 药
e 德韵 ue 国 ie 叶 üe 月
i 衣资之韵 i 衣
u 乌韵 u 乌
ü 鱼韵 ü 鱼
ai 泰韵 uai 歪
ei 废韵 uei 威
ao 豪韵 iao 妖
ou 侯韵 iou 幽
an 山韵 uan 弯 ian 燕 üan 缘
en 真韵 uen 温 ien 因 üen 云
ang 唐韵 uang 汪 iang 央
ong 冬韵 iong 壅
Remove ads

内江话的声母演变规律

这里的“规律”特指从中古汉语到现代内江话的演变规律。

内江话是一种演进中的语言,他的主城区部分,仅剩下 zhi chi shi ri 四个翘舌音。但在主城区以外(包括两区的乡下部分和区县),其平翘舌分布规律都与传统的南京官话一致。[1]

“--”表示中古汉语中没有这种发音。

更多信息 知组二等, 知组三等 ...

·内江话的平翘规律与北京话最大的差距,以一言以蔽之,就是“庄组内转字除合口支脂两韵并不翘舌”。[1]

Remove ads

内江话的“三声四调八音”和“重音断句以辨意”的作用

三声:平声上声去声

四调:阴平调、阳平调、上声调、去声调。

八音:每个声调有轻重两音,其调值不同。

重音只出现在词头,词头必是重音。由此可以断句,进而区分意思。

如:DAO3wan1:一个词,内江地名,倒湾; dao3-WAN1:两个词,动宾结构,倒-弯

CU4sen1:一个词,畜牲;或名词化的“出生”,与死亡相对; cu4-SEN1:两个词,动宾结构,出-生或出-声

DA3dong4:一个词,打动; da3-DONG4:两个词,动宾结构,打-洞

FA4yin1:一个词,发音; fa4-YIN1:两个词,动宾结构,发-音,实际上此时已构成了一个命令句。

又如,“读书”作du4-SU1,但名词化后的“读书写字”却是作DU4su1xiex3zi4.

由于内江话的重音是要区分意思的,因此有时另一种重音格局是没有意义或令人费解的。

如:DAO3bi4,有意义,倒闭; 但 dao3-BI4 无意义,或强行理解做捣-壁、捯-笔,仍令人费解。

又如,上段中的 DU4su1xie3zi4 虽有意义,但 DU4su1 则没有意义。甚至可能被会意成“毒树”“毒书”“渎书(不健康的书)”“镀书(镀过的精装书)”等令人费解或根本不存在的名词。

内江话的重音是要区分意思的,其与轻音的搭配绝对固定

所以才能构成一种辨意要素而非“情绪要素”或“情境要素”。辨别情绪和适应情境的要素只能偶然闪现,无法被没有融入情绪和情境的听说者感受。

Remove ads

内江话的韵母演变规律

这里的“规律”特指从中古汉语到现代内江话的演变规律。

平上去调韵母在内江话中的入韵

东冬锺:ong

江:ang

支脂之微:i

鱼模虞:u(精组、见组、来母ü)

泰:开口ai 合口ei

废:ei

夬:ai

佳:开口ai 合口a

皆:ai

祭齐:i

咍灰:ei

真臻谆痕魂欣文:en

寒桓元删山仙先:an

豪肴宵萧:ao

歌戈:o

麻:二等a 三等e

唐阳:ang

庚耕清青登蒸:en

尤侯幽:ou

侵:en

谈严凡衔咸盐添覃:an

二等字无介音,三等字加 i,合口韵加 u。

入声韵在内江话中的入韵

  • 韵的“发”“伐”两韵念 a 韵。因为内江话没有 fe 这样的音。
更多信息 韵母, 唇声 ...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