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内蒙古博物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内蒙古博物院(英语:Inner Mongolia Museum),旧名内蒙古博物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与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毗邻。馆舍主体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由陈列展厅区、文物库房区、观众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及多功能厅等各部分组成。
博物院是内蒙古最大以及最重要的博物馆机构,兼具历史和自然博物馆的职能。院内收藏有古生物化石、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15万余件组,其中珍贵文物5600余件套,国家一级文物650件套。展览按照草原主线而安排,突出地域与民族特色。展品涵盖了从化石到现存生物,从各个民族的起源到发展壮大的代表文物,揭示了中国北方生态变迁史与草原文明发展史的扼要进程。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内蒙古博物院原名内蒙古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之际),馆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心呼伦贝尔路西侧,建筑面积15,000余平方米,建筑充满蒙古族特色,博物馆上的奔马塑像曾经多年是内蒙古电视台的开播图像。博物馆是新呼和浩特八景之一(“骏马腾飞”)。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内蒙古博物馆兴建新馆,作为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献礼工程。新馆选址东二环路与新华东街交汇处,紧临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博物馆前的广场上安放着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自治区赠送的“民族团结大鼎”。新馆为六层建筑,长287米,宽120米,高49.5米,建筑面积51,350平方米。[1]新馆的展厅面积大约是旧馆的十倍。2007年7月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内蒙古博物馆改名为内蒙古博物院。同年7月31日,博物院举行落成典礼,8月8日正式开馆。[2]
Remove ads
基本陈列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