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冒襄

明末文学家、书法家(1611-1693)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冒襄
Remove ads

冒襄(1611年—1693年),辟疆巢民直隶如皋(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文学家书法家明末四公子之一。

Thumb
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之冒襄像

生平

Thumb
冒襄行书诗轴
Thumb
上海博物馆藏,戴本孝刻冒辟疆六面印。

冒襄曾游学董其昌之门,苦学钟繇王羲之李邕颜真卿米芾书法,娶秦淮名妓董小宛为妾。崇祯十五年(1642年)副贡,入不仕。

顺治三年(1646年),建水绘庵[1],读书酬唱以终。六十九岁那年遇水绘园的“染香阁”与“降云楼”大火,致使所藏鼎彝书画皆化为灰烬[2]。治诗文,笔调秀逸,王铎赞他早年书法“遒媚圆动、笔笔褚河南(褚遂良)”。陈名夏《重订朴巢诗文集序》称:“笔锋墨秀,玄旨微情。俱在有意无意、可想不可到之境。”晚年多病,双眼近乎失明[3]

家族

先人为蒙古贵族忽必烈第九子镇南王脱欢的后裔,另说则是元朝宰相脱脱的后裔。[4]

冒襄出身文学世家,父冒起宗崇祯进士,官至湖广参议

有子冒谷梁冒青若

著作

著有《巢民诗集》、《文集》、《影梅庵忆语》。

参考资料

Loading content...

延伸阅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