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冥河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冥河龍屬
Remove ads

冥河龙属属名Stygimoloch,意为“来自于冥河恶魔”)是种厚头龙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末,约6600万年前。冥河龙发现于西部内陆海道旁的地狱溪组兰斯组,它们与暴龙三角龙共同生存在同一地区,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冥河龙的特征是颅顶高而狭窄,颅顶后方有多个角刺,一根大型角刺周围环绕者多跟小型角刺[1]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模式种 ...
Thumb
正模标本鳞状骨与颅顶

模式种多刺冥河龙S. spinifer),是在1983年由英国古脊椎动物学家彼得·加尔东(Peter Galton)与德国古动物学家汉斯·戴尔特·苏伊士(Hans-Dieter Sues)所叙述、命名[2]。在2009年,杰克·霍纳(Jack Horner)等人提出“冥河龙有可能是龙王龙的成长型,厚头龙的幼年个体”,肿头龙几乎没有刺、头骨则非常之厚,而龙王龙颅顶形状较不明显、颅顶后方角刺却极其明显。

Remove ads

叙述

Thumb
厚头龙人类的体型相比
AMNH 1696(绿)、UCMP 556078(黄)
冥河龙(紫)、龙王龙(红)
Thumb
冥河龙的复原图
Thumb
厚头龙类的颅骨比较图。成年厚头龙(上排)、幼年厚头龙(二排)、冥河龙(三排)、龙王龙(下排)

冥河龙是较大的厚头龙类,头颅骨约18吋长。在北美洲的厚头龙类中,只有厚头龙比冥河龙大。不像其他厚头龙类,冥河龙的圆形头颅较小,两侧稍为平坦,成状;如果不比较颅顶的话,厚头龙的头颅骨较大、宽广。

冥河龙的颅顶虽然较小,但头部其他头饰比其他厚头龙类的头饰还长。冥河龙的鼻部上有短、圆锥状凸起,而头颅后侧有一对往后生长的尖角,这对尖角有6吋长、2吋宽;这对尖角附近另各有2、3根小角。这些头饰的功能仍不清楚。虽然其他厚头龙类有以头互相碰撞的行为(这论点仍在争论中),冥河龙的小型颅顶显示这种碰撞行为对它们并没那么重要。而头颅的尖角可能作为展示物用,或者用来抵抗掠食动物,或者与配偶以头角互相碰撞,如同鹿的行为。更有可能的是,鳞状骨上的角是在侧面碰撞时击伤对方用[3]

Remove ads

分类

厚头龙类的龙王龙可能是个颅顶与头角发展未完全的冥河龙,或者是冥河龙的未成年或雌性个体。这个理论在2007年度的脊椎动物化石学会上得到了支持[4]蒙大拿州立大学杰克·霍纳(Jack Horner)研究了龙王龙唯一标本的颅骨,发现该化石是冥河龙幼年个体的证据。此外,他还指出冥河龙与龙王龙两者有可能都是厚头龙的幼年个体。在2009年,杰克·霍纳与M.B. Goodwin发表正式研究,比较这三个物种的颅顶形状、尖刺与骨瘤的分布。杰克·霍纳等人表示,冥河龙、龙王龙的标本都是幼年个体,而厚头龙的标本则都是成年个体。另外,这三个属生存于相同时期的相同地区,使这些科学家更推测它们是同一物种的不同成长阶段,而在成长过程中,尖刺、骨瘤停止成长、颅顶增厚,形成厚头龙的颅顶形状[5]。在2010年,尼克·朗里奇(Nick Longrich)等人也提出类似的研究结果,他们认为颅顶平坦的厚头龙类,其实是圆颅顶的厚头龙类的幼年个体,平头龙饰头龙其实都是其他属的幼年个体[6]

Remove ads

大众文化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