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冰岛经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冰岛经济主要是依靠海洋渔业,提供了42%的出口收入[1],该产业雇用了全国8%的劳工人口。
Remove ads
状态
2005年家庭最终消费增长11.9%以及固定资产构成增长34.5%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主要原因。进口28.4%的增长导致经常帐户贸易赤字达1620亿克朗(24.3亿美元),占GDP的16.3%,贸易赤字严重影响了GDP增长。
2006年冰岛GDP为11417亿克朗(181亿美元),GDP年增长2.6%,人均GDP突破6万美元,达到60,370美元。 比2005年7.5%的年增长大幅度下跌。2005年国民总收入(GNI)增长率超过6.7%,主要得益于贸易改善和基本收入净支出减少[2]。
2008年冰岛面临金融危机。在一年内,冰岛货币对欧元的汇率大跌8成。[3]9月30日,政府接管了全国第三大银行。10月7日,更接管了全国第二大银行-冰岛国家银行(Landsbanki Islands)。[4]冰岛国会并且紧急立法减低金融危机的冲击。因为这些银行的资产是冰岛140亿欧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倍,冰岛可能要面对银行破产。[5]总理盖尔·哈尔德(Geir Haarde)曾发出警告冰岛正面临“全国破产”的危机。[6]
然而跌破眼镜的是在金融海啸后的十年内冰岛经济迅速稳定,并成为失业率各方面都优于欧洲的国家,左派的诺贝尔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冰岛的成功其实是在于断然采取了激烈手段,包含许多限制个人自由的作法,不浪费时间于人权、自由方面的意识形态讨论,而是断然措施,包含:[7]
- 严格的资本管制,禁止法人资本流出。
- 禁止个人购买外汇或外国股票,银行债权人和其他国外投资者无法撤资,等同钱被政府扣押。
- 把一批银行家关进了监狱,以诈欺等罪。
- 投放公共资金用于缓解家庭债务。
- 货币大幅贬值,以形同赖账的方式赖掉债务,包含前述被禁止撤资的投资人等富裕阶层,只能在贬值过程承受财富大幅亏损,富人被强迫买单。
这些种种做法在欧美价值观看来都有巨大争议,有人提出时就会陷入议会无休止讨论争辩,甚至十年后还在争辩阶段,然而冰岛却有能力快速实施,最终证明有效,克鲁格曼认为实证胜过了一切。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