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冰巨行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冰巨行星(英语:ice giant,又称类海行星),是一种主要由比氢和氦更重的气体组成的巨行星,例如氧、碳、氮和硫等。在太阳系中,天王星和海王星均是典型的冰巨行星[1]。在它们的质量大约只有20%是氢和氦,而气态巨行星(木星和土星)的质量中通常主要是含有90%以上的氢和氦。在1990年代,人们意识到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另一类独特的巨行星,独立于其他的巨行星。
结构


于1990年代,天文学家发现天王星和海王星其实与气态巨行星不同,因为它们只有20%的成分是氢气,而木星和土星等气态巨行星却有高达90%的成分都是氢气。[1]这些冰巨行星的主要成分为“冰”,即比氢和氦更重的元素。[1]这些材料在冰巨行星的形成过程中是以固体的状态存在,但现在只存在于某特定情况,如超临界流体。[1]尽管冰巨行星的表层仍然是以氢气为主,但在这范围之下的内部区域则大致呈现“冰冻”状态。[1]这些“冰”主要由水、氨与甲烷组成,因此水的状态方程对冰巨行星的形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与气态巨行星不同的是,这些冰巨行星的核心缺乏金属氢。[1][3]
气候
冰巨行星有着变化极大的大气模式,其中包括极地涡旋、强烈的纬向风,和大尺度环流。[1]现在还没有任何模型能够准确解释这些气候系统。[1]因为它们的巨大规模和低热导率,行星内部的压力可达数百GPa,而温度则可达数千K。[4][2]于2012年3月,天文学家们发现,冰巨行星中的水的可压缩性可能少于正常的三分之一。[5]这个数据有助于为冰巨行星建模,并能有助天文学家们对它们的理解。[5]除了天王星和海王星外,太阳系外也有冰巨行星的存在。[5]
形成
冰巨行星的大小比气态巨行星小,但仍然比类地行星大。[6]冰巨行星大小受到约束,源于一个重要因素:气态巨行星的形成必须比类地行星快,因为它们要防止原行星盘中的气体消散。[6]根据观测年轻星团中的原行星盘,冰巨行星必须在3-10万年之内形成,之后原行星盘就会开始消散。[6][7]
磁场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磁场均异常地移位和倾斜。[8]这些冰巨行星的磁场强度介乎于气态巨行星和类地行星之间,即地球磁场强度的数十倍。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磁场强度分别是地球的50倍和25倍。[8]这些冰巨行星的磁场是来自其电离对流熔融冰幔。[8]
比较

冰巨行星的大小明显比气态巨行星小得多:木星和土星的赤道半径分别是71492公里和60268公里,但天王星和海王星仅有25559公里和24764公里。尽管如此,冰巨行星仍然比类地行星大得多(地球的赤道半径仅为6378公里)。[9]而它们的质量、自转周期、卫星数量等亦介乎于气态巨行星与类地行星之间。[10]
亮灰色为冰巨行星
淡棕色为类木行星
水蓝色为类地行星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