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道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刘道一
Remove ads

刘道一(1884年—1906年12月31日),字炳生,号培雄,原名刘吉唐,祖籍湖南衡山,生于湖南湘潭中国同盟会会员,晚清革命志士。[1]:45

事实速览 刘道一, 字 ...
Thumb
长沙岳麓山刘道一墓

生平

1884年,刘道一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白石铺[1]:45少年时随其兄刘揆一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451904年,他加入华兴会[1]:45同年他赴日本留学,曾和秋瑾黄人漳等组成革命团体“十人会”。[1]:45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451906年,萍浏醴起义爆发,刘道一在由衡阳长沙途中被捕。[2]在监狱中,刘道一题诗:“舍身此日吾何惜,救世中天志已虚”。[1]:451906年12月31日,他在长沙城浏阳门外被杀害,年仅22岁。[3]

评论

孙中山挽诗《挽刘道一》(实为汤增璧创作):“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1]:45

黄兴《吊刘道一烈士》:“英雄无命哭刘郎,惨淡中原侠骨香。我未吞胡恢汉业,君先悬首看吴荒。啾啾赤字天何意,猎猎黄旗日有光。眼底人才思国士,万方多难立苍茫。”[来源请求]

孙中山1912年3月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命黄兴优抚刘道一令》:“烈士尽瘁革命,屡蹶愈奋。联络会党,鼓励民气,厥功甚伟。自应准予列入大汉忠烈祠,同享祭典,并将事实宣付国史馆立传”。湘潭县议事会决议,将原湘潭县守备衙门改为“刘烈士祠”,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来源请求]

毛泽东:“起义军有个领袖叫刘道一,是个同盟会会员,二十多岁,后被人出卖,宁死不屈,头被砍了四次才落下,惨烈得很。我从小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件事,官逼民反。”[4]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