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份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企业中,利害关系人(英语:Stakeholder),或称持份者、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人、利害相关人、权益人、涉众等,是指对支持组织存在至关重要的群体的成员。有关理论后来由 R. Edward Freeman 在1980年代发展并倡导。从那时起,它在商业实践和策略管理、公司治理、商业目的和企业社会责任(CSR)相关理论中获得广泛认可。[1]
![]() |
借由对需要被考虑的利害关系人进行分类以定义公司责任的做法,被批评为在“股东模型”和“利害关系人模型”之间制造错误的二分法[2],或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义务进行错误的类比[3]。
例子
持份者: | 持份者所关切的利益: |
---|---|
股东 | 公司的股份拥有人,拥有股份公司中的股份及权利,关心公司的利润等表现[4] |
债权人 | 持有公司或机构的债权,关心公司或机构的债务偿还能力 |
客户 | 关心公司产品的价值、品质、客户权益、生产制程的品德 |
供应商 | 为公司供货,因而其行为及态度可能影响公司利益,关心公司的货款偿付能力 |
投资者 | 泛指已经或有可能把金钱投资于公司的人,当中包括股东,亦可包括尚未购买公司股票的人(一般称为潜在投资者) |
员工 | 受雇于公司或机构的人,其职位及生计与公司或机构有直接关系,另外公司或机构的薪酬福利制度、政策等也直接与其有关连 |
工会 | 关心薪资、工作时限和工作环境条件等利益 |
政府 | 根据个别法律而与公司或机构有所关连,当中例子为“税务局” |
社群 | 由于某公司或机构于该社区内拥有业务或利益,而令该社区可能受其影响(可以是正面或负面影响) |
利益相关者的类型
任何组织或团体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可能影响到与私营公司相关的人员。例如,公司所有人、客户、合作伙伴、承包商和供应商、员工及其眷属,相关或位于附近的人员。
- 主要利益相关者-通常是内部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例如股东,客户,供应商,债权人和员工)进行经济交易的利益相关者。
- 次要利益相关者-通常是外部利益相关者,虽然他们不会与企业有直接的商业往来-但会受到企业行为影响,或影响其企业行为的人(例如公众,社区,活动团体,支持团体和媒体)。
- 排除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营运没有经济影响力,例如不感兴趣的社会大众或是儿童。现在,由于这个概念是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像普通大众一样的群体,可能被认为是利益相关者,其他人物仍被排除在外。这样的观点并不会将动植物甚至地质学,当作是受到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它们只具有与人类团体或个人相关的工具价值。
在二十世纪最后十几年“利益相关者”这个名词经常用来表示,对专案或实体持有合法权益的个人或组织。在讨论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在内的决策过程时,这已经概括所有对于实体感兴趣(或“股权”)的人;不仅包括其供应商,员工和客户,也包含了座落地点的办公室或工厂,可能影响当地经济或社区环境的人。在此范畴下,“利益相关者”除了理事会的董事或管理人(传统的持份者),而且还包括付出象征性权益的所有人,以及潜在的“支付人” (在赛局理论中的“收益”意指交易行为的结果)。因此,为了双赢地使利益相关者共同合作,组织管理需能理解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了解他们的态度(支持,中立或反对),并以大局权衡轻重缓急,将组织的稀缺资源集中在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例如,在房东对于出租房屋进行翻修工程的案例中,主要利益相关者将是租客,邻居(生活会受到工程滋扰),受房东所聘任的物业管理和维护团队。其他利益相关者将是出资者和设计和施工团队。这事务的案例中各类权益的持有者称之为选区,所以可能会有一个股东的选区,一个翻修工程周遭毗邻的选区,持有债权银行的选区等等。在这种用法中,“持份”是“利益相关者”的同义词。[5]
参看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