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曼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劉曼卿
Remove ads

刘曼卿(1906年—1941年9月),西藏拉萨人,民国时期中国女性政治人物、探险家,曾考察西藏。她是一位信奉伊斯兰教的回藏混血儿,其藏文名为雍金戴季陶为其拟名德美西

事实速览 刘曼卿, 性别 ...

生平

家庭

刘曼卿的父亲刘荣光(刘华轩)是拉萨人,有汉族和回族的血统,曾任清朝驻藏大臣的汉文秘书,母亲是四川打箭炉(今康定)的藏族人。[1]英国官员认为刘曼卿是驻藏大臣联豫与藏族妻子的女儿。[2]:8刘曼卿的先人“原为汉籍,清中叶随某使者入藏,遂家拉萨。”其父刘荣光“曾为进贡大臣秘书,往返北京拉萨间数次”,后来曾经在成都班禅办事处任职。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藏历第十五饶迥阳火马年),刘曼卿出生于拉萨。[3]

早年生活

刘曼卿的母语为藏语,本人信仰伊斯兰教,幼年她家是拉萨清真大寺寺坊的教民。第一次驱汉事件期间,她家受到影响,住房被烧毁。1915年,她家迁居英属印度大吉岭,开食品店卖中式点心。[4]12岁时(约在1918年)她随双亲回到中国内地,寓居北京,改穿汉装,在市立第一小学就读。半年即通汉语。读三年小学后,她升入北通州女子师范学校。19歳时她被父母严命退学,父母做主让她结婚。不久,因这桩婚姻并非曼卿的本意,她遂离婚,再入北通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她入北京道济医院当护士。

出使西藏

1928年,十三世达赖喇嘛五台山堪布罗桑巴桑作为代表赴南京,会见成立不久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官员,并面见蒋介石。刘曼卿应罗桑巴桑邀请出任其翻译。在南京之行中,刘曼卿的语言能力受到蒋介石器重,被任命为国民政府行政院文官处一等书记。

Thumb
《康藏轺征》中刘曼卿像

1929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和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发生斗争。1929年6月,刘曼卿申请自愿到康藏调查当地现状,获得批准,以文官处书记官的名义赴西藏拉萨,和十三世达赖喇嘛、龙厦·多吉次杰等人进行接触。文官处二等书记官孔党江村(藏人)随她一同前往。和他们同行至西康的还有从南京回西康的西康人叶履观。1929年7月他们一行出发,1930年2月到达拉萨,他们获得了十三世达赖喇嘛两次会见。并经过三个月的谈判,说服达赖喇嘛派遣官员驻扎南京。当时索南·旺菲·莱登拉因为调解藏尼纠纷也在拉萨,刘曼卿的活动引起他的注意,因此他促成达赖喇嘛邀请英国驻锡金政务官维尔中校于1930年8月访问拉萨,改进了当时陷入低潮的英藏关系。同年,刘曼卿等人由印度经海路回到南京。她经过印度时,当时最大的藏文报纸《西藏镜报》对她进行了专访。[2]:16-17。1931年,刘曼卿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褒奖状。1932年,她第二次考察康藏。1933年11月,她所著的《康藏轺征》出版。此后,她还参与创建了中国边疆学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和其他数名西康和西藏人士发表支持中国人民抗日的宣言,并在西康民间鼓动抗日。1941年9月,因病于重庆逝世,年仅35岁。[3]

Remove ads

著作

  • 刘曼卿,《康藏轺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 刘曼卿,《康藏轺征(第二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 刘曼卿,《西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 刘曼卿,《边疆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传记

丁小文著《民国藏地“女钦差”——刘曼卿传》于2013年出版。[5]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