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立方
流體力學專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刘立方(英语:Philips L.F Liu,1946年12月11日—),出身台湾的美籍华裔海洋学家,研究海啸、计算流体力学的专家,以发展COMCOT模式(英语:Cornell Multi-grid Coupled Tsunami model)及COBRAS模式(英语:COnstraint-Based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System model)。
此条目形似新闻稿,或带有过度的宣传性语调。 (2017年2月4日) |
![]() |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7年2月4日) |
Remove ads
生平
刘立方于1968年获得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学士,随即考取公费留美,分别1971年及1974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及环境工程研究所硕士及博士,师事水动力学者,亦来自台湾的梅强中教授。
毕业后,被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聘任助理教授一职。1979年升格为副教授,1983年正式升格为教授,1985年到1986年间,刘教授出任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副主任,至1987年,他担任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本科生课程副院长,在担任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期间,他亦担任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水工实验室、丹麦技术大学水动力学系、大阪市立大学等校的访问学者。
2007年4月被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水文科学研究所(2008年改名为水文与海洋科学研究所[1])聘为中大国鼎讲座教授。
2009年至2015年6月30日间,他担任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主任,2015年被美国国家工程院延揽担任院士一职,并担任康乃尔大学1912级工学讲座教授,2016年被台湾中央研究院延揽担任院士一职,后又被新加坡国立大学聘为行政副校长一职至今。
Remove ads
研究
刘立方的研究兴趣为海岸与海洋工程学,专攻海水波动理论、海啸动力学、碎波过程、泥沙输送过程、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等领域。他在康乃尔大学依据非线性浅水波理论(NLSW)研制的海啸数值模拟COMCOT被多国采用[来源请求],开发海啸预警系统和海啸高风险区溢淹图以及用以估算海啸灾害造成的损失。
刘立方研制的另一个数值模拟软件COBRAS是建立在雷诺时间-平均方程(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 equations)的基础上,也广为国际采用为海岸结构工程初步设计的工具以及包括由山体滑坡引发的水波等的波浪与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工具。[来源请求]
获得奖项及担任会员
获得奖项有: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