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刘𬘩(1552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江西南昌人。明朝后期大将,辽阳总兵。军纪严明,据说其使用重达120斤的镔铁大刀,且舞动如风,故绰号“刘大刀”。
生平
刘𬘩是南京中军都督同知刘显之子[1],状貌魁岸,勇敢有父风,承荫任指挥使。[2][3]万历初年,随父讨伐九丝蛮(今四川省叙永境),冲锋在前,率先登城抓获蛮人首领阿大。被提升为云南以东守备,改任南京小教场坐营。
万历十一年(1583年),刘𬘩因征讨缅甸王南达勃因(莽应里)而成名,与邓子龙大破缅军于姚关以南,大小十余战中斩首一千六百有余,并招抚孟养、木邦、孟密、陇川各土司。[4]曾以援朝副总兵身份参与万历援朝战争[5],打败小西行长等率领的日本军队,屡立战功,最初其军纪严明受到朝鲜人好评[6],但后来渐不克终[7];在朝鲜人记录中,刘𬘩当时虽然只是副总兵却受到诸将爱敬,在援朝诸将中称勇敢善用兵第一[8]。他给加藤清正写过劝降书。
播州之役时积有大功,但因曾收取杨应龙贿赂而被言官弹劾去职,后叙功至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万历三十六年,云南阿克反,朝廷重新起用刘𬘩为四川总兵,任内督诸将攻,大破诸惈,斩首三千三百有奇,但因蜚语诽谤,最终被革去官职[9]。
Remove ads
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因应朝廷预备东征后金政权,朝廷重新原官起用刘𬘩,并添注五军都督府佥书。[10]当时刘𬘩自念年老,已不愿做官,因而看见羽音催文时长吁愁叹。[11]当出发时,由于长年失势,刘𬘩帐下宾客和壮士很多早就离去了,因此当刘𬘩再号召各人时,愿意追从者不过七百余人、马八十余匹,刘𬘩本想缓后出关,但最终不果。[12][13][14]后来,当刘𬘩得知朝鲜光海君犹疑不愿出兵相助时,又写信责以大义,最终使其承诺出兵。[15]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与后金萨尔浒之战,杨镐分兵四路进兵,由四个总兵官率领,进攻赫图阿拉。四路军为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兵刘𬘩,以杜松部为主力。刘𬘩骁勇善战,但与杨镐素不和,被派往东路,孤军深入。收到杨镐的催兵令箭令箭后[16],刘𬘩从宽奠出发[17],后与朝鲜军都元帅姜弘立、副元帅金景瑞部一万三千人在亮马佃会合后,开始一路向赫图阿拉城推进。[18]进兵期间,刘𬘩向姜弘立抱怨道“杨爷(杨镐)与俺,自前不相好,必要致死,俺亦受国厚恩,以死自许”,又说“兵家胜算,唯在得天时、得地理利、顺人心而已。天气尚寒,不可谓天时也,道路泥泞,不可谓得地理利,而俺不得主柄,奈何?”;而朝鲜人也观察到刘𬘩南路军器械简陋,全无火器,只能依赖朝鲜军。[19]
其后,东路军后来一路直取牛毛寨、马家寨,砍斩获真夷八十五级、生擒夷汉八十八名、夷器二十件、牛马五十八匹。后来又有精兵五百余骑与战,刘𬘩部与朝鲜兵均有斩获。[20][21]但刘𬘩部在进军途中一直受到天气和运粮不及的问题所困。[22]后来,西路主力山海关总兵杜松遇伏惨败,全军覆没,继而北路马林败逃开原。杨镐得知两路败报,急檄收回李如柏、刘𬘩两军。但刘𬘩部已深入三百里至深河,直入栋鄂路。努尔哈赤更派人假扮杜松军使者,说杜松已到赫图阿拉城,催促刘𬘩前进,刘𬘩不知是计,轻兵冒进至阿布达里冈,改为单列进军。[23]贝勒阿敏指挥八旗铁骑劲旅,设伏于富车成功全灭游击乔一琦前军[24][25];刘𬘩见前军不利,督兵前进杀入山谷,结果代善率八旗兵弥满山野而来,蹂躙厮杀间刘𬘩双臂受伤,被削去半个面颊,犹手刃数十人,最后战死[26],东路明军几乎全军覆没。[27][28]
天启初,朝廷追赠刘𬘩少保,世荫子孙指挥佥事,立祠曰“表忠”。清朝追谥忠壮。[29]
评价
《朝鲜王朝实录》“刘副总以将家子,结发征战,似非易言之将。而掣肘于经略,提督不得一试之于逐杀之场,其可惜也。”
《明史》:“𬘩于诸将中最骁勇。平缅寇,平罗雄,平朝鲜倭,平播酋,平惈,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刘𬘩勇略冠诸将,劳最多,其后死事亦最烈。”
《明史钞略》:“悲哉,刘将军之死也!将军生平慓悍嗜杀,不能无财物妇女之好。迹其所为,亦未必出韩忠献、岳忠武右也。而天下望之,不管方叔、召虎,朝廷倚重之亦然。”
轶事
刘𬘩所用刀一百二十斤,马上输转如飞,军中号为“刘大刀”[30]。又有姬妾二十余人,都是燕、赵一时之选,皆善走马弹械。𬘩每出巡,诸姬戎装穿小皮靴,跨善马,为前导。四力士共举刀架继之,𬘩在其后[31]。
家族
父亲刘显,官至都督。弟刘相,官至守备[32]。继妻罗氏。长子刘佶,还有儿子刘佐、刘应袭、刘信、刘大德、刘之鼎等。[33][34]
纪念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