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剑齿象属

剑齿象科的一属哺乳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劍齒象屬
Remove ads

剑齿象属学名Stegodon),命名自其具有高耸齿脊的臼齿,为长鼻目剑齿象科下已灭绝的一属。它们最早被分类至象科,之后才被分类至独立的剑齿象科[1]。剑齿象生活在距今1160万-11,000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另外也有部分研究则指出有些剑齿象可能存活至约4,100年前。地理分布横跨亚洲非洲的中部与东部、以及华莱士区英语Wallacea,最东至帝汶[1][2][3]

事实速览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
Remove ads
Remove ads

形态学

Thumb
师氏剑齿象(S. zdansky)骨骼的复原图
Thumb
剑齿象复原模型

体型

剑齿象属包含了部分长鼻目中体型最大的物种,其中于黄河出土的师氏剑齿象化石,属于老年雄性个体(超过50岁),肩高达3.87米(12.7英尺)、肱骨长1.21米(4.0英尺)、股骨长1.46米(4.8英尺)、骨盆宽度达2米(6.6英尺)[4]、体重估计可达12.7公吨(12.5长吨;14.0短吨)。除了师氏剑齿象外,其他物种如华丽剑齿象、三重剑齿象、东方剑齿象、类象剑齿象、独特剑齿象与凯氏剑齿象,体型也都与现存体型近似。这些大体型的剑齿象主要栖居于大陆,而栖居于岛屿的曙光剑齿象、三角头剑齿象与大弗洛勒斯倭剑齿象体型则有侏儒化的趋势。

侏儒化

和现存的大象一样,剑齿象同样拥有很好的游泳能力[5][6],也因此它们的化石可以在许多亚洲地区的岛屿上发现,例如印尼苏拉威西岛弗洛勒斯岛帝汶松巴岛菲律宾吕宋民答那峨岛台湾以及日本,其中有部分岛屿即使在更新世冰河期水位较低时也没有与亚洲大陆形成陆桥连结,且许多栖息于岛屿上的剑齿象有岛屿侏儒化的趋势。目前已知体型最小的剑齿象为松巴岛的松巴剑齿象[7],体重约仅有250千克(550磅)[8]。体型稍大的小弗洛勒斯倭剑齿象,发现于印尼弗洛勒斯岛更新世早期的地层,体重约为355—650千克(783—1,433磅)[8];另外一项估计肩高为1.2米(3.9英尺),体重约为350—400千克(770—880磅)[4]。栖息于菲律宾的吕宋倭剑齿象和民答那峨倭剑齿象,也具有与小弗洛勒斯倭剑齿象和苏拉威西倭剑齿象近似的体型[9],其中民答那峨倭剑齿象的体重约为400千克(880磅)[10]。在850,000年前印尼弗洛勒斯岛上,栖息着体型较大的大弗洛勒斯倭剑齿象,体重约为1,700千克(3,700磅);在这之后大弗洛勒斯倭剑齿象演化成体型较小的亚种岛屿剑齿象(S. florensis insularis),体重约为570千克(1,260磅)[8][11](但另一项估计肩高为2米(6.6英尺),体重约为2 t(2.0 long ton;2.2 short ton)[4]);它们的化石可以在岛上的梁布亚岩洞英语Liang Bua发现。岛屿剑齿象被同时代的人族佛罗勒斯人狩猎,而这些佛罗勒斯人约于49,600年灭绝[12],略早于之前所作的估计值[13]。这些体型较小的剑齿象也被认为是现今仍存在的英语Evolutionary anachronism科莫多龙的主要猎物,直到人类来到这些岛屿并带来了马来猪鬣鹿水牛[14]

Thumb
展示于菲律宾国家博物馆的剑齿象象牙化石
Thumb
日本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的曙光剑齿象 (左)和东方剑齿象 (右)化石。
Thumb
华丽剑齿象头骨

生存年代

共有130篇论文提到于中国南方180个不同的地点发现剑齿象属的遗骸,显示当时于当地的剑齿象数量可能多于亚洲象,且最年轻的化石遗骸经过放射性鉴定后,估计该个体约存活于4,100年前[2]。然而,特维(Turvey)等人于2013年提出部分化石,包括前面提到的全新世剑齿象化石(发现于四川省古蔺县)实际上均是来自更新世晚期,而其他的全新世剑齿象样本多半已经遗失,无法进行验证。特维提出的结论是最后存活的剑齿象是活于更新世晚期,目前仍无证据可以证明剑齿象有存活至全新世[15]

种类

更多信息 学名, 中文名 ...
Remove ads

种系发展

美洲乳齿象 (Mammut americanum)

嵌齿象 (Gomphotherium sp.)

师氏剑齿象 (Stegodon zdanskyi)

非洲象 (Loxodonta africana)

亚洲象 (Elephas maximus)

哥伦比亚猛犸 (Mammuthus columbi)

参考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