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努里斯坦语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努里斯坦语支(Nuristani languages;Kafiri languages)是印度-伊朗语族三大语支之一,使用人口约13万人,主要位于阿富汗东部及巴基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吉德拉尔县,该地区人口为努里斯坦人。此前,该语支常被划入印度-雅利安语支内,但最终被单独划为印度-伊朗语族的第三语支。[2][3][4]
语言

- 北部语支:
- 卡蒂语(Bashgali,包括卡塔-瓦里方言、卡姆维里方言、谢卡尼方言、穆姆维里方言)4万使用者
- 瓦西瓦里语 8千使用者
- 南部语支:
- 阿什昆语4万使用者
- 卡拉沙阿拉语1.2万人使用
- 特雷加米语3500使用者
- 泽米亚基语500使用者
历史
直到19世纪,才有文献记载努里斯坦语。当地区较早的名称是卡菲里斯坦,语言被称为卡菲勒语;1896年皈依伊斯兰教后,已被现代的名称所取代。卡拉什人在文化与历史宗教方面与努里斯坦人非常接近,分为卡拉沙阿拉语和卡拉沙语。
关于努里斯坦语的起源及其在印度-伊朗语族内部的地位,有3种理论:
- 据Georg Morgenstierne的研究,是印度-伊朗语支下的3个分支之一(伊朗语支、印度-雅利安语支和努里斯坦语支);
- 可能是印度-雅利安语支下的一支,因为其与达尔德语支有明显的相似处;
- 可能源于伊朗语支,后来受到印度-雅利安语(如达尔德语支)的影响。
努里斯坦语所在的地区在现代从未受到任何真正的中央政权的管辖。这些语言并没有得到语言学家希望给予的关注。考虑到估计讲这些语言的人数很少,它们必须被视为濒危语言。
Remove ads
原始努里斯坦语
努里斯坦语最早与其他印度-伊朗语分化,可从Ruki定律在*u后不适用这一事实看出:Kam-viri /muˈsə/“鼠”。
努里斯坦语同伊朗语支是共同特点是不送气与气声音的合并,以及原始印度-伊朗语主要硬腭音的前移。后者在原始努里斯坦语中保留为齿塞擦音,而非伊朗语支主体那样变为咝音或齿间音(波斯语)。努里斯坦语的特点是没有发生印度-雅利安语/s/去口化为/h/的音变。后来,在除了坎维利语和特雷甘语之外的所有语言中都发生了*dz>/z/。
另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