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匀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勻杯
Remove ads

匀杯[1],或名茶盅[1]茶海[2]公道杯分茶器[1]母杯[来源请求],是一种汉族地区的新兴瀹茶茶具[1][3][4],多为陶瓷器玻璃器。

Thumb
带把黄釉匀杯

东亚文化圈中的日本朝鲜半岛等地也有着相似外观或相似用途的茶器。

名称

“匀杯”一名由台湾紫藤庐于1980年代命名,“茶盅”一名则由台湾陆羽茶艺中心于1980年代命名[1]。“茶海”一名出现晚于“匀杯”、“茶盅”[2]。“公道杯”本指一种以虹吸为原理的分酒器,而现时的匀杯主要作用是分茶,与这种器具作用相近,又因能使茶汤浓度均匀,因此成为匀杯的俗称[5][来源请求]分茶器一名是根据其分茶的功能命名。

相似外观或用途的茶器,日语称为汤冷(日语:湯冷まし[6][7],朝鲜半岛则称为熟盂朝鲜语:숙우熟盂),或以固有词称为물식힘그릇[来源请求][8][9]越南称为(缶专)茶(越南语chuyên trà(缶專)茶[10]

历史

匀杯在汉族茶文化中的使用可能自台湾茶人开始。一说是在台湾日治时期受日本煎茶道汤冷影响[6][7][11] ,另一说称乃在1980年代仿照西洋奶盅英语Creamer (vessel)所创[1]。日本清酒的分酒器片口也被华人作匀杯之用。

朝鲜半岛的相似瀹茶茶器称作熟盂朝鲜语:숙우熟盂[8],与唐代茶人陆羽的作品《茶经》中所载的熟盂同名。熟盂是一种碗形茶器,用于煮茶法中。一说,有出水口的熟盂称为流盂[12],与现代的朝鲜熟盂外形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的传承关系尚得不到证明。

各地的发展

朝鲜半岛

Thumb
熟盂冷却开水之一例

熟盂朝鲜语/韩语:熟盂/숙우[3]/물 식힘 그릇[13]/물식힘 그릇[14]/식힘그릇[3])是朝鲜半岛瀹茶茶具,即用以冷却开水和泡好的茶汤,并将茶汤倒入并分至茶盏中。[15][16][17]多为带尖嘴出水口的碗状形制,也有带流子的形制(形如无盖茶壶)。

用途

均匀茶汤浓度、分茶

茶壶盖碗英语Gaiwan等泡茶后,将茶汤注入此器,再倒在各个茶盏中,可以使茶汤均匀,并避免茶汤外洒,保持桌面干爽[1][4]。故免去了潮州工夫茶程式中的“关公巡城”、“韩信点兵”[3]。亦可避免茶叶在茶壶或盖碗中泡浸过久,使茶汤变得苦涩。而在比较不同泡、不同茶样的茶汤,把不同的茶汤分装在不同匀杯,可以方便评比[18]。日本的煎茶道中则多设两个茶壶,一作泡茶用,一作分茶用。[1]

也有观点认为现时泡需要滚烫热水冲泡的茶类使用匀杯只是增加表演因素,却使茶汤温度降低,折损了口感[3]

降温

一些茶类如绿茶白茶青普白毫乌龙等不宜使用过于滚烫的水冲泡,可将沸水先倒在匀杯中降温后再注入茶叶上[19][20]。亦有观点认为如在茶会中因为临时知道水温过高而用匀杯降温,要宾客等候,是失礼的行为[21]

日本的玉露茶在冲泡后被倒入汤冷中降温至四十度,以达到最佳口感。[22]

泡茶

可将茶叶置其中,作茶壶之用。

Remove ads

形制

现时汉族茶具中匀杯形制分为有柄和无柄两种,有柄者的柄又可分为把状和耳状两种。出水处有以尖嘴口出水者,也有以流子作为出水口,形如无盖之茶壶。[来源请求]

日本茶具中的汤冷早期为无柄碗形,有尖嘴出水处,后来受到汉族匀杯影响,出现有柄的形制[11]。朝鲜茶具中的熟盂原为有尖嘴出水处的碗形,后来汉族匀杯影响,出现有柄的形制。[来源请求]越南茶具中的(缶专)茶=与汉族匀杯相似。[来源请求]

参考资料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