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斗奠安宫
臺灣彰化三大媽祖廟之一/又稱東螺開基媽祖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斗奠安宫,是位于台湾彰化县北斗镇光复里的妈祖庙,为北斗镇的信仰中心,其妈祖称为“东螺妈”。其古庙于1983年被指定为三级古迹,其后迁至台湾民俗村园区内,现被列为彰化县历史建筑,还成为《戏说台湾》里常见的场景。
沿革

明郑时期,北斗先民渡海来台,为保安然渡过黑水沟(台湾海峡),乃至湄洲天后宫恭请圣驾,分灵殿内软身妈祖圣尊护航来台。先民进入东螺旧社(溪州乡旧眉村、圳寮村一带)屯垦后,发展有成,乃于康熙年间创建“天后宫”。至于东螺街天后宫的创建年代,《台中州寺庙台账》第一册北斗街“奠安宫(妈祖宫)”项下记载为康熙五十七年(1718)五月,奠安宫庙方早期发行《北斗镇奠安宫概史》则宣称创建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此二种说法目前已不可考,然而《台中州寺庙台账》载录时间明其月份,或有其所本。
考诸东螺街汉人聚落之形成,康熙年间创建祠庙之说法亦有所对应,不过草创时期的宫庙规模应当不大;其后伴随着东螺街肆的成型,东螺街天后宫才逐渐发展、兴盛起来。以台湾而言,东螺天后宫妈祖庙是全省少数几间于康熙年间即以建庙者,就南彰化而言,历史最久,堪称彰南开基妈祖宫。[2]
嘉庆十一年(1806年),东螺街由于水灾、漳泉械斗不断,颓圮不堪,武举人陈联登、文举人杨启元,勘查宝斗(今北斗)后,择于东螺溪与清水溪之间的高滩河洲地,购买土地兴建北斗街[3]。同年建立奠安宫[4],其名称含意为“奠定厥居、安集乎民”[1][3]。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东螺西保北斗街碑记载,北斗开基祖庙福德祠与奠安宫为北斗建街时筹画的指标性庙宇[5]。此后北斗街发展成为民生物品集散地,人潮聚集[3]。
由于北斗妈祖庙从东螺街迁来,所以奠安宫重建时,溪州旧眉(东螺街旧址)村民乃奉献屋顶的第二根梁柱与妈祖分身神尊,因此日后每当各地前往北斗妈祖庙登记请妈祖时,仅有旧眉村信徒可以不必排队而得以随意请神,从而可见溪洲旧眉村与奠安宫的关系匪浅。
嘉庆年间,先民迁居宝斗,建街之初,亦着手规划重建奠安宫妈祖庙,由于百废待举、经济拮据,因此重建的妈祖庙只有一殿,建材以土埆、木料、古砖为主,外观简朴,少繁复雕饰。同治七年(1868),秀才陈作舟倡议修建,并增建两侧护龙,始完成奠安宫古庙面貌。[2]
从清治到战后时期,此庙不断重建扩张[3]。今址为北斗镇光复里斗苑路一段120号[6]。1974年地方倡议兴建后殿[7],乃为摊商集资合建[8],设有观世音菩萨、文昌帝君、太岁星君等殿[3]。1990年,台湾民俗村以捐赠香油钱方式,将木造结构的旧前殿迁移到花坛乡组建[9]。2003年12月13日,新的前殿完成,举行入火安座大典[10]。九二一地震后,后殿结构岌岌可危,于是庙方斥资新台币1600万元加强梁柱结构[11]。2014年9月5日起后殿封闭整修[12],经过近2年整修完毕[11]。
文物
1983年,庙殿被列为国家三级古迹[13]。次年,内政部邀请专家学者勘察后,认为兴建年代久远,具有多方面的保存价值,应妥善整修保存,并将修护计划及设计图说上报给古迹主管机关[14]。后殿兴建完成后,地方对古迹前殿分为保存与拆除两派,1988年拆除派在地方政治人物的运作下获胜,先解除古迹再予拆除[7]。1989年8月信徒代表大会,决议将旧庙交由台湾民俗村[13],庙方并要求民俗村需为旧庙身提供600坪风景优美的土地、需依原貌复建不得转售、奉祀奠安宫分灵妈祖。1990年底民俗村受赠庙身[15]。
初期,台湾民俗村营运情况良好,奠安宫旧殿也接受参观人士敬拜及电视剧拍摄,曾经帮彰化县内数个乡镇撰写地方志的谢瑞隆表示,北斗奠安宫旧殿为戏剧《戏说台湾》中曝光率最高的庙宇。但九二一大地震后游客锐减,业者结束营业[7]。2001年8月30日,北斗镇镇长洪参民与台湾民俗村负责人施金山,协调将旧庙身迁回北斗镇七星里展示事宜[9]。
2012年,台湾民俗村遭法拍,接手的日荣资产、大佛山成了园内历史建筑的产权人,两者都支持新北投车站回归台北市政府、北斗奠安宫回老家[4]。次年,旧殿以“原北斗奠安宫”之名与同园区的嘉义廖氏诊所、麻豆林家古厝列入彰化县历史建筑[16]。新北投火车站迁回后,奠安宫旧殿于2019年归还[7]。但计划放置旧庙的的奠安宫停车场(北斗牛墟旧址),因属城市规划内农业用地,必须先办妥地目变更才能建庙,涉及彰化县政府建设处、农业处、民政处、文化局、北斗镇公所的复杂状况[7]。
Remove ads
嘉庆十二年(1807年),北斗街初步完成时,儒绅胡克脩赠写有“海疆靖镇”的匾额,其字面意义为妈祖会以庇佑海上黎民之心庇佑安靖地方。在古庙迁往台湾民俗村时,此牌匾便收藏在现奠安宫地下室,台湾民俗村在旧庙也有仿刻的匾额。庙方管委会改组后,发现此匾有历史价值,原先计划挂在大殿妈祖神像群正上方,但该处全为木刻梁柱,便改挂于大殿正门之上。[17]
另还保存有“后德同天”、“瀛海慈航”、“坎德流芳”、“德可配天”、“泽遍海邦”以及“奠安海国”一共七块古匾。
Remove ads

北斗文化协会总干事谢瑞隆表示,奠安宫收藏不少珍贵文物,咸丰年间的严禁筏夫勒索示碑非常具代表性。早期北斗是浊水溪重要渡口,此碑文反映清代许多人都在此搭竹筏,却遭筏夫乱开价,后来官方订出公定价格的史实,碑文也成为北斗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1]

清治时期,庙方从福建湄洲祖庙陆续请回六尊软身妈祖神像,前后共去了六次,但一尊被信徒以新居落成为由请去供拜迟未归还,因年代久远,不知下落[19]。新殿落成不久之时,2003年12月26日清晨,一名在奠安宫后方经营的摊贩,在此庙西侧门发现其余五尊妈祖神像、两尊宫女神像被以甲苯纵火,被研判应与内部人员失和有关[20]。同月31日,北斗文史协会名誉理事长刘金木与管理委员会研商,决定将五尊样貌尚存的软身妈祖神像送往湄洲祖庙修复,再迎回供奉[21]。
后殿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像高十四台尺三寸、宽四台尺二寸,重量达六千五百台斤。雕刻材料为取自台湾峦大林区深山的红桧,其原木高度十四尺台尺五寸、直径九台尺三寸,约取三分之一进行雕刻,耗时一百多日工作天刻成[3]。
现存有3座古铜钟,最早的为清光绪9年(1883)所铸,另外2座分别是大正5年(1916)以及民国55年(1966)所铸。
北斗神社废除,将神社前之一对狛犬移置奠安宫,奠安宫庙前有着日本风味的狛犬,全台相当罕见,是一项特殊的日治时期文物。
祭祀

北斗奠安宫在康熙年间于东螺旧社街建庙之后,藉东螺溪的河道之便迅速的拓展其信仰范围,影响范围扩及整个东螺东堡以及东螺西堡在嘉庆年间将东螺街妈祖庙迁建至宝斗(北斗),建立新的街肆后,东螺街妈祖的信仰逐渐转变成以泉州人把持的奠安宫为核心,直至日治时期末,由于浊水溪河道的改变,溪水不再注入东螺溪,导致河川泥沙淤积,北斗街渡口的功能逐渐丧失,其商业的功能逐渐被同为南彰化的员林以及二林取代,信仰的范围也因此逐渐萎缩至剩下 北斗、溪州、田尾、埤头,以及竹塘、田中、二水的部分村落,约53庄的信仰范围,并以奠安宫所在的北斗镇为核心。
相传嘉庆十一年(1806年),奠安宫供奉的东螺妈对武举人陈联登托梦,指东螺溪将淹没今天的北斗镇五权里北斗普度公坛一带,隔日果然发生水灾,免除一场灾难。地方民众感念东螺妈显灵救民的事迹,家家户户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举行水醮普渡。[23][24]
清治时期,漳州客主要信仰的彰化南瑶宫原先往笨港进香会经过泉州人的奠安宫,也因泉漳械斗,南瑶宫妈祖就从北斗外围绕过而不进市区,直到2014年在两宫执事人员的努力下,南瑶宫的妈祖才重新依循百年前的古香路进到北斗市区,并至奠安宫会香[25]。
1962年,大甲妈祖绕境进香活动增加奠安宫驻驾,因此绕境更改为8天7夜[26],同镇的北斗华严寺也成了大甲妈祖绕境唯一会停驾的佛寺[27]。原因是西螺福兴宫董事、西螺镇代会主席廖清峰,一次开夜车途经大甲油料耗尽,到处求援未获理会,造成福兴宫董监事决定不再接待大甲妈祖信徒,大甲妈祖回程也因此改至北斗休息[24]。
大甲镇澜宫进香团去程在北斗镇绕境路线原先会走奠安宫前面的宫前街、神农路往溪州乡,后来改为经舜耕路、台一线(中山路),2000年又改为经过宫前街[23][24]。回程在奠安宫休息一晚后,次日传统上是到员林福宁宫休息午膳[28]。
北斗奠安宫也有参加彰化县在10月份举办的妈祖联合绕境祈福活动(现已改为彰化县妈祖祈福文化节,2015年轮到该庙主办。其他十一座参与的妈祖庙为埤头合兴宫、二林仁和宫、芳苑普天宫、王功福海宫、鹿港台湾护圣宫、伸港福安宫、彰化南瑶宫、芬园宝藏寺、员林福宁宫、枋桥头七十二庄天门宫及田中乾德宫[29]。
2018年5月20日晚,白沙屯拱天宫天上圣母往北港进香回銮,百年来首度驻驾北斗奠安宫,信徒争相前来膜拜,周边交通也被香丁脚挤得水泄不通,奠安宫临时召回全数工作人员以张罗晚餐[30]。
在清朝时,奠安宫庙前牌楼是东螺溪渡船头,过去为大庄浩天宫往北港进香必经之地,直到1920年兴筑浊水溪堤防,截堵东螺溪水源导流至西螺溪。2019年,大庄浩天宫恢复天6夜的徒步进香后,路线再度就在进北斗不走台1线,而从溪州陆军路而来,因此两庙妈祖再度相逢。[33]
商圈
杨记炸粿业者杨国靖在2016年报导时表示,在奠安宫已经摆摊第四代[11]。后殿起建时,庙方建设资金不够,故邀集庙前摊商共同出资,其建照许可也以摊商市场为名申请,每建设单位为台币陆万元整,共有七十二格摊位,全由摊商负担,于北斗镇长郑德成任内发给建设执照[8]。日后因年久失修,后殿一楼美食区被判为危楼[11]。整修期间,因完工时期拖延、允许85度C进驻、租金问题而引起摊商抗议庙方[1][8]。庙方透过协调已和摊商取得共识,公共用餐区庙方并不收租金,原摊商则给优惠租金[1] 。2016年7月31日,后殿的美食街重新开幕,当地数个美食摊位都重新回此营业[11]。
事迹
2023年12月7日,溪州乡发生情杀命案。北斗警分局分局长吴咏杰案发后曾到北斗奠安宫祈求妈祖协助早日破案,旋即驱车查探时撞见凶嫌在三合院准备开车离去,在无携带武器下,情急之下以雨伞喝斥,结果凶嫌顺利投降。事后他直奔奠安宫添香油钱还愿。[34]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