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斗星 (电视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斗星》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拍摄制作的剧情及励志剧集。由刘松仁张活游吴正元李国麟等主演。此剧在1976年11月2日首播[2]

事实速览 北斗星 Social Worker, 类型 ...

《北斗星》讲述香港第一代社会工作者的生涯,以及七十年代的各样社会问题。主角郭子明(刘松仁演)因弟弟误入歧途,令他非常自责。也因此,他放弃成为医生,转而投身当时不为人熟悉的一个专业:社会工作。他加入了一个社会青年中心,希望挽救迷失的青少年。受这电视剧影响,上了年纪的香港人往往称社会工作者为“北斗星”。在北半球的夜空,可以凭北斗星确定北方所在,以北斗星比喻社工,意指社工能够帮助迷失方向的人重寻人生目标。意思系指社工能在黑夜中指引迷失的人。香港城市大学关志健教授等在英国社工期刊中曾指出,英国传媒对社工并不客气,甚至穷追猛打,令不少英国社工对传媒避之则吉;他以香港《北斗星》这案例,说明电视媒体都可以是友非敌[3]

该剧在七十年代播出,是许鞍华加入刘芳刚主持的菲林组所导演的作品,也是香港第一套以社会工作为主题的电视剧。 受当时“电视新浪潮”时期影响,许鞍华结合戏剧与纪实的拍摄手法,探讨当时社会出现的各类问题,展现出一份人文关怀。[4] 由于七十年代许多香港人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也不认识,这套电视剧的出现,为香港大众介绍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此剧被视为带有正确的社会价值,例如艺人邓萃雯从中知道演戏需要有使命感有社会责任。 [5] 另一方面,不少社工(如已故新生精神康复会前首席执行官游秀慧[6]和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锺剑华 [7] )也于当年受这套电视剧的感染而入行。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也声称自己深受剧中刘松仁饰演社工所启发,希望投身社工行列。 [8] 《北斗星》电视剧令社会工作者这个专业广为市民认识,而“北斗星”也曾成为社会工作者的代名词。 [9]电视剧也令社会工作赢得普罗市民的尊重,上一代的社会工作者为此感到自豪[10]

四十多年后,仍不时用“北斗星”形容社会工作者,该剧集的影响力可见一班。例如2020/21社工学生的奖学金,被名命为“明日北斗星奖学金”[11]。在2021年疫情之下,社会福利署委托在无线电视制作推广写社工服务的节目,也名为“北斗同行”,但效果成疑[12]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