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新里 (嘉义县)

中华民国嘉义县太保市辖下一里行政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新里 (嘉義縣)map
Remove ads

23°30′14.8″N 120°23′21.5″E

事实速览 北新里 旧称:水虞厝, 国家 ...

北新里中华民国台湾嘉义县太保市辖下的行政区。位于太保市东部。其面积约3.659301752平方公里,分20,1200户人家,大约有3600多人口。地处交通要道上,国道1号嘉义交流道设置于此,嘉义新港北港之要道乡道嘉49县(妈祖大道、嘉北路、北港路),交通四通八达,商家工厂林立,公园,国民中小学皆有设置,生活机能齐全。

Remove ads

地理

北新里位于太保市极东、北隔朴子溪,与民雄乡新港乡相望,东连嘉义市西区竹村里,以中山高速公路为界;其西为麻寮里,以台湾糖业铁路划分,南邻南新里,地势平坦,是为乡村都市化的村落[1]

聚落历史

明郑时期郑成功部将叶觐美率军于此屯田,由于此处居民多为闽泉一带前来虞溪开垦种植,郑成功赐八只水牛协助耕作与拉车。为其感念这初始8只水牛,水虞在地居民对水牛格外爱护,其大量繁殖,农耕范围逐渐扩大,在地居民结合称此地“水虞厝”[1]

教育

北新里教育资源完整,全里学区皆属南新国小与嘉新国中[2]

  • 南新国小:其前身为 1914年创立之嘉义公学校(现嘉义市崇文国小)水虞厝分教场,于1921年独立为水虞厝公学校。 国民政府来台初期,1946年改称为台南县东石区太保乡第二国民学校、嘉义市立水虞厝国民学校。1947年因太保改制区隶属嘉义市改称为嘉义市立太保区南新国民学校,后来在1968年因推行国民教育延长改称南新国民小学,1991年随太保市升格改称隶嘉义县太保市[3]
  • 嘉新国中:其前身原为嘉义县立太保国民中学南新分部,筹备期间曾暂借南新国小教室授课。嘉义县议会张议长文正、蔡副议长长铭等人协助与县长黄老达、主任秘书吴挽澜、教育局长冯溥仁多方讨论,后评估具有实际需要,于1970年正式独立设校,定名为“嘉义县立嘉新国民中学”[4]

文化资源暨景点

玉贤宫:1927年正式定名,主祀观音佛祖三王公清朝康熙年间,由叶文彬之父随郑成功,登台后定居水虞厝,并自大陆福建漳州府平和县石古楼古坑社罗东堡尾伍都奉驾来此奉祀。据庙方口传:朴子溪匪寇朱登贵攻打“水虞厝”时,因三王公化神兵为凡人与其战斗,尔后匪寇不再侵犯此庄。1927年叶姓后裔与董李两厝建筑本庙宇,正式定名为“玉贤宫”,宫内置管理委员会暨监察人综整庙方事务。由于地基低洼,于1977年,由管理委员提议升高地基、并整建其内外部,并且扩建拜庭,庙主要建筑进展为现况[5]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