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派工作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派工作员(韩语:북파공작원)是指韩国为对付朝鲜而成立的特工人员。

背景

1949年9月11日,朝鲜战争爆发前9个月,虎林部队第5、6营渗透朝鲜,遭朝鲜人民军围剿击败,252人中44人被俘虏并判处死刑,仅35人幸存,其中一部分人后来投诚,进入朝鲜人民军。1950年,虎林部队因为战力不济被解散,残余人员编入护国军朝鲜语호국군

朝鲜战争爆发后,为重新对朝鲜执行暗杀、破坏任务,美军远东司令部驻韩联络处朝鲜语KLO (첩보부대)(Korea Liason Office,KLO,美军对所有反共的情报和渗透部队统称,最早在1948年之前就已经被美军第24军第442 CIC(反情报队)使用。1951年后得到官方呼号“8240部队”,编制上是美军雇佣的民事人员。)开始主导对朝谍报活动,整合组建了“北派工作队”,继续执行暗杀、破坏任务。[1]

概要

北派工作员是韩国政府针对朝鲜成立的特工组织,一般由陆军“总部情报支队”负责训练组织,海军和空军只负责提供人员,分属陆军HID(陆军情报部队)、海军UDU(水下爆破队)及空军“684部队”等特殊部队。。朝鲜战争中的1952年8月,大韩民国国军发动的、以抓捕金日成为目的而入侵朝鲜江原道元山的作战宣告失败[2]。同时,入侵朝鲜过程中,派往北方的女性特工均遭拘捕甚至强奸,沦为慰安妇[3]

韩战结束后,韩国政府继续向北派遣特工进行渗透工作。1953年至1972年间,“北派工作队”共派遣13,835人渗透北方[4],其中死亡的7,726人最终以失踪处理[5],而发布的死亡通知书仅有136份[4],存活率约5%。1971年起,部分北派工作员接连发动叛乱,其中包括参与实尾岛事件空军684部队。电影《实尾岛风云》的上映使这些历史秘辛逐渐为世人所知。

2002年9月,携带着铁管、斧头的原武装北派工作员300余人在汉城(今首尔)市区举行示威,挥舞凶器,开启并点燃液化石油气瓶与警察发生冲突,此事件中有26名警察负伤[6]

政府通常以高额报酬劝诱候选者参加北派工作,工作员任务成功则对其支付全额报酬,对于机密任务,执行者不得有任何抗议或请求。招募对象初期以朝鲜难民、战争孤儿为主,后因高伤亡率转为招募囚犯、社会闲散人员及高学历青年。“北派工作队”成员均无正式军籍,一旦加入其中,战死者、失踪者、幸存者都无法获得任何补偿,甚至因保密原因遭到终身监控,无法从事许多常人能够从事的职业,甚至饱受社会上歧视的眼光。北派工作员属于正规军,工作员必须尽守兵役义务,随时听从军队召集。

1972年《南北共同声明》签署后,“北派工作队”活动大幅减少。金大中政权以来,原工作员不断发起活动,要求国家赔偿[7]。至2002年,南朝鲜才正式通过法律承认“北派工作队”身份并开始提供补偿。但由于限制条件苛刻、审核过程繁琐冗长,多数幸存队员至死都未能获得国家承认和补偿。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