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部彝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部彝语是彝语支下一群语言,其中包含彝族的标准语。在Lama (2012)分类方案中,它被称作尼苏语群,它与彝语东南部方言一起组成“阿细-普佤语支”(东南彝语)。
语言
中国政府官方承认的6种彝语方言有两种属于北部彝语。
南部彝语(尼苏语)可能属于北部彝语,Pelkey (2011)基于与东南彝语而不是与北部彝语的音韵创新,将它归入东南彝语。
其他北部彝语如下。
Pelkey (2011)将尼苏语划入东南彝语,传统分类一般将其归为北部彝语。
Bradley (1997)[2]:1-72在列举北部彝语时也列出了云南文山州濒危的嘎苏语和末昂语,但稍后的Lama (2012)和 Hsiu (2014)分类方案将它们分入曼子语支。[3]
在北部彝语内部,David Bradley (2007)[4]:349-424识别出“诺苏语组”和“纳苏语组”。Lama (2012)也识别出诺苏语组和纳苏语组间的差异,诺苏语组包含诺苏语和涅苏语,纳苏语组包含纳苏语、峨颇语和聂苏语。
陈康 (2010)识别出两个方言,分别是“诺苏方言”(北部彝语)和“纳苏方言”(东部彝语)。
- 诺苏方言
- 纳苏方言
- 纳苏次方言
- 纳苏 (na̠33su33pʰo55): 40万,禄劝、武定、寻甸、会泽、东川、嵩明等市县
- 纳索 (na̠33so33pʰo55): 30万人,昭通、鲁甸、彝良、大关、延津、绥江、永善、巧家、会泽等市县
- 阿罗 (a̠55lɒ33): 10万人,武定、富民、禄丰等市县
- 莫其 (mo21ndʑi21): 5万人,武定、禄劝、嵩明、昆明、弥勒等市县
- 内苏次方言
- 内苏 (nɤ55su13): 30万人,威宁、水城、赫章、纳雍、彝良、会泽、宣威、威信等市县
- 尼普 (ɲi55pʰu55): 30万人,毕节、黔西、金沙、大方、织金、纳雍、清镇、平坝、普定、六枝、关岭、镇宁等市县
- 诺索次方言
- 诺索 (nɔ55so33): 10万人,盘县、兴仁、普安、兴义、晴隆、水城、富源、罗平等市县
- 补罗(pʰo̠55lo̠55):5万人,开远、个旧、蒙自、红河、文山、砚山等市县
- 纳苏次方言
- 喜德县:nɔ33su33
- 禄劝县、寻甸县:na̠33so33 pʰo55
- 石林县:ni55sɛ31 pʰu55、nɪ31/nɨ31
- 威宁县:nɤ55su13
- 大方县:ȵi55 pʰu55
- 峨山县:na33su55
- 禄劝县:ni55so33 pʰo55
- 盘县:nɔ55
- 隆林各族自治县:nɔ22
- 凉山州:ni31、nɔ22su22
其他内名有戴庆厦 (1998:218):[6]
贵州西南部盘县坪地、普古和鸡场坪等镇、水城县龙场和法耳等镇有ne55su33 phu55(陈富智 1987)。[7]
创新
Pelkey (2011:368)给出下列原始彝语到北部彝语的创新。
- 原始彝语高调和低调对调(纳苏语中*L > ˩˧ (13))
- 原始彝语*1调和*2调合流为中平调
- 原始彝语*3调>低降调
- 将祖语量词词汇化为间隔很近的单音节形式
- 缅语支类推词形变化被高度语法化,有少数词汇创新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