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伦敦夜后

1927年美國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倫敦夜後
Remove ads

伦敦夜后》(英语:London After Midnight)是一部1927年上映的美国无声悬疑恐怖电影,由托德·布朗宁英语Tod Browning执导并共同制作,主演为朗·钱尼,其他演员包括玛丝琳·戴英语Marceline Day康拉德·内格尔英语Conrad Nagel亨利·B·沃尔索英语Henry B. Walthall波莉·莫兰英语Polly Moran。该片由米高梅发行,剧本由沃尔德·杨恩英语Waldemar Young根据布朗宁的原创故事《催眠师》改编而成。影片的摄影师是梅里特·B·格斯塔德英语Merritt B. Gerstad,场景设计由塞德里克·吉本斯(Cedric Gibbons)与阿诺德·吉莱斯皮(Arnold Gillespie)负责,助理导演为哈里·沙洛克(Harry Sharrock)。[7]

事实速览 伦敦夜后London After Midnight, 基本资料 ...

该电影制作成本为151,666.14美元,票房收入达1,004,000美元。片中一个特别之处是朗·钱尼的个人化妆箱在最后一幕中出现在桌上,这是该物件唯一一次出现在电影中。1935年,托德·布朗宁将该片改编为有声电影吸血鬼之印英语Mark_of_the_Vampire》,由贝拉·卢戈西主演。[8]

该片的最后一份拷贝于1965年米高梅保险库火灾中被毁,使其成为最受追寻的散失电影之一。2002年,特纳经典电影频道播出了一个由里克·施密德林英语Rick_Schmidlin制作的重建版本,[9] 该版本根据原始剧本和大量剧照重现了影片的故事情节。[10]

Remove ads

剧情

故事始于伦敦的一个夜晚,罗杰·巴尔弗(Roger Balfour)被发现在自家中离奇死亡。苏格兰场探员伯克(Burke)对在场的所有人进行了询问,尽管巴尔弗的邻居与好友詹姆斯爵士(Sir James Hamlin)对案件提出异议,伯克仍将其定性为自杀

五年后,汉林家族注意到废弃的巴尔弗宅邸内有奇怪的灯光闪烁,并发现新住户是一对疑似吸血鬼的身影:一名戴海狸毛礼帽、长发且牙齿锋利的男子,以及一位身穿长袍、苍白而沉默的女子。詹姆斯爵士因此再次召来伯克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伯克得知巴尔弗死亡当晚,除了詹姆斯爵士外,巴尔弗的女儿露西尔(Lucille)、他的管家威廉斯(Williams)以及詹姆斯的侄子亚瑟·希布斯(Arthur Hibbs)也在场。伯克进一步发现,巴尔弗宅邸的新租约上的签名与已故的罗杰·巴尔弗完全一致,令他对吸血鬼的存在保持怀疑。为了深入探查,伯克与詹姆斯爵士一同开启巴尔弗的坟墓,但却发现其中空无一物。

随后,一系列骇人的事件接连发生,包括女佣史密森小姐(Miss Smithson)声称曾在卧室中目睹戴礼帽男子的身影;吸血鬼女子如蝙蝠般从宅邸天花板飞下;以及罗杰·巴尔弗的“活尸”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些异象进一步加深了案件的神秘性。伯克逐渐说服露西尔,他认为她的父亲并非自杀,而是被谋杀。

为了保护露西尔免受可能的威胁,伯克先在她的卧室采取防护措施,随后将她带往巴尔弗宅邸以揭开真相。在此期间,伯克假扮成戴礼帽的男子,成功催眠詹姆斯爵士,让其回忆起五年前的情景。在一场对巴尔弗死亡当晚的重演中,众人目睹了詹姆斯爵士如何谋杀罗杰·巴尔弗,并将案件伪造成自杀的过程。其犯罪动机则是为了违背巴尔弗的遗嘱,试图娶露西尔为妻。最终,伯克解除催眠,指认詹姆斯爵士为真正的凶手,案件因此告破。

Remove ads

演员

  • 朗·钱尼 饰 爱德华·C·伯克教授(或督察)(Edward C. Burke) / 海狸帽男子
  • 玛丝琳·戴英语Marceline Day 饰 露西尔·贝尔福(Lucille Balfour)[11]
  • 克劳德·金英语Claude King (actor) 饰 罗杰·贝尔福 Roger Balfour)/ 陌生人[11]
  • 波莉·莫兰英语Polly Moran 饰 史密森小姐(Miss Smithson),新女仆[11]
  • 康拉德·内格尔英语Conrad Nagel 饰 亚瑟‧希布斯(Arthur Hibbs)[11]
  • 埃德娜·提切诺英语Edna Tichenor 饰 蝙蝠女孩(The Bat Girl)[11]
  • 亨利·B·沃尔索英语Henry B. Walthall 饰 詹姆斯·哈姆林爵士(Sir James Hamlin)[11]
  • 珀西威廉斯 饰 威廉斯(Williams),贝尔福的管家[11]
  • 安迪麦克伦南 饰 蝙蝠女孩的助手[11]
  • 朱尔斯·考尔斯英语Jules_Cowles饰 园丁[11]
  • 艾伦·卡文英语Allan_Cavan 饰 房地产经纪人[11]
Remove ads

制作

朗·钱尼在电影中的化妆特色包括锋利的牙齿与催眠眼神效果,透过特殊的金属支架制成,像单片眼镜般佩戴。根据现存记录,他特意让“吸血鬼”角色带有荒诞感,因为这其实是由钱尼饰演的苏格兰场探员化身而成。剧照显示,这是唯一一次钱尼将他的化妆箱作为道具在银幕上出现。

该故事由导演托德·布朗宁(Tod Browning)原创,剧本由曾合作过《神秘三人组英语The_Unholy_Three_(1925_film)》与《未知者英语The_Unknown_(1927_film)》的沃尔德·杨恩英语Waldemar Young撰写。杨曾担任旧金山记者,报导过多起著名谋杀案,因此被称赞为“从实际经验中理解神秘”的作家。[12]为增添角色与场景的真实感,片中使用了蝙蝠犰狳猫头鹰等元素。[13]

《伦敦夜后》于密苏里州米勒剧院首映时,音乐家萨姆与杰克·费因伯格为影片的超自然现象元素创作旋律,使用了爱德华·葛利格的《阿塞之死》、理查德·瓦格纳的《女武神》以及其他来自萨维诺·阿拉纳、齐莫内克和贾科莫·普契尼的乐段。[14]

回响

票房

根据米高梅的记录,《伦敦夜后》在美国和加拿大的院线租金收入为72.1万美元,国外租金收入28.3万美元,为片方带来54万美元的利润。[4][5]

批判性评价

《伦敦夜后》被认为是钱尼与布朗宁最成功的合作电影,但影评人对此评价褒贬不一。《纽约时报》批评剧情“有些不连贯”,并加以评论:“这是一个有些不连贯的故事情节,但却为朗·钱尼提供了以诡异伪装登场的机会,并展现了他作为苏格兰场催眠专家的能力。因此,观众得以一睹钱尼滚动的双眼特写,而幸运的是,这些目光并未对观众产生催眠影响。”。[3]《哈里森报导》则批评剧情“毫无逻辑”,并指出朗·钱尼的化妆在某些时候“令人恶心到想作呕,应该会让那些病态审美的人满意。这部电影和他过去的三四部作品一样——充满令人毛骨悚然的元素”。[15]然而,影片的商业成功使米高梅续签了布朗宁的导演合约。[16]

《电影日报》(The Film Daily) 对《伦敦夜后》给予了正面评价,称其为“一部足以搅乱敏感影迷神经的故事,充满惊悚和奇异的情节发展。可能对胆小的人来说有些过于阴森。如果观众看到肮脏的蝙蝠在布满蜘蛛网的神秘房间中盘旋,或是鬼屋里怪诞的居民而没有感到不寒而栗,那么他们已经通过了最高的恐惧测试。”[15]《沃伦论坛报》(The Warren Tribune) 指出,朗·钱尼“几乎出现在每一场戏中,并以双重角色展现了他的精湛演技。”该评论称,这样的处理压制了钱尼在片中的突出表现,让剧情得以更好地传达,但同时也使该片“未能列入他最优秀的作品之列。”[17]

《布鲁克林每日鹰报》的评论提到:“令人欣慰的是,《伦敦夜后》并没有低俗的喜剧元素,以此破坏阴险且毛骨悚然的氛围。这应该能使它成为本年度最出色的悬疑电影。”[11]然而,该报批评托德·布朗宁的导演风格,认为该片未能重现《猫与金丝雀》中“极度怪诞的效果。”[11]综艺》评论称,电影缺乏能真正打动观众的要素,并未提升钱尼的声望或票房价值,但钱尼的名气依然能吸引观众购票。

纽约客》指出,尽管该片的导演、演员和场景符合电影的构思,但过度努力去创造效果反而让故事显得不合逻辑。该评论认为,布朗宁擅长创造视觉上的恐惧,而朗·钱尼则能够以令人反感的方式进行化妆,但两者的努力在情节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下,更加显得徒劳。[18]电影世界英语The_Moving_Picture_World》补充道,这部由米高梅出品的电影有些时候会让观众感到剧情中增添的神秘与诡异元素,被推进了超过预期的界限。评论特别称赞了朗·钱尼的出色演技,并指出沃索尔也为此片增色不少。[8]

电影杂志英语Motion_Picture_Magazine》表示,朗·钱尼再次披上让任何敏感女孩在黑夜中都会颤抖的外型,然而他并未进行任何过度的变形或自我折磨。该片是一部阴暗的神秘剧,拥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元素,但观众会带着一种迷茫的心情观赏它。《影像杂志英语Photoplay》则对钱尼的演出表达了热情的赞赏,称他在片中使用的化妆扮演杀手角色时,简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具恐怖感。评论特别称赞片中的悬念营造,并表示在钱尼饰演的双重角色中,他在其他角色中的表现更具说服力。[8]

Remove ads

散失

《伦敦夜后》的最后一部拷贝在1965年米高梅保险库火灾中被摧毁,与数百部早期电影一同消失,成为最受追捧的失落无声电影之一。电影史学家威廉·K·埃弗森英语William_K._Everson与大卫·布拉德利(David Bradley)声称他们曾在1950年代初看过此片,且1955年米高梅保险库的清单显示该片当时存放于7号保险库中。[19]

历史学家乔恩·C·米尔萨利斯(Jon C. Mirsalis)表示:“尽管有关影片的传说与兴奋,但若今天重现,结果可能会让人失望。埃弗森与布拉德利都承认该片不如《吸血鬼之印》。当时的评论也不热烈,甚至连钱尼的表现也未得到常见的热烈赞扬。尽管诡异的布景和钱尼令人惊艳的吸血鬼化妆成为引人注目的剧照,但这些场景只占影片的一小部分,剩余的镜头则集中于波莉·莫兰(Polly Moran)的喜剧桥段以及钱尼与沃索尔(Walthall)之间的对话。也许这是一部因为无法再供人研究,而被过度崇敬的电影。”[20]

Remove ads

重建与小说化

电影的小说化由玛丽·库立奇·拉斯克(Marie Coolidge-Rask)于1928年出版。[2]1985年,菲利普·J·赖利(Philip J. Riley)出版了首部基于所有米高梅幸存制片照的影片情节重建版本。[21]

2002年,特纳经典电影频道委托修复制作人瑞克·施密德林(Rick Schmidlin)制作了一部45分钟的重建版,使用相同的剧照并加入摄影机运动[10],并作为《朗·钱尼集锦》DVD套装的一部分发行。[22]

2016年,托马斯·曼(Thomas Mann)根据1928年未曾发现的《男孩影院》杂志发表了名为《伦敦夜后:基于当代资料的新重建》的书籍。[23]

2022年,历史学家丹尼尔·泰特利(Daniel Titley)于电影95周年纪念日发表了《伦敦夜后:失落的电影》研究,首次展示了来自散失影片的硝酸盐元素,并提供了许多新的见解,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发现。[24]

Remove ads

有声剧改编

2023年9月,宣布将根据原片剧本推出完整的音乐剧改编,并于次月在Bandcamp以及《午夜戏剧》播客中发布。[25]剧中,阿特·马利克英语Art Malik饰演伯克探员,丹·史塔基英语Dan Starkey饰演詹姆斯·哈姆林爵士。该音乐剧获得了高度好评。[26][27][28][29]

电影海报与拍卖

2014年,唯一已知存在的电影当代海报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以47.8万美元的价格售出,成为公开拍卖中最有价值的电影海报。后来揭示,买家为金属乐队的吉他手柯克·哈米特[30]该海报目前收藏于他位于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展览中。[31]

此次交易超越了1932年电影《木乃伊》先前海报公开拍卖的纪录,1997年的售价超过453,000美元。

流行文化

  • 导演詹妮弗·肯特英语Jennifer Kent表示,朗·钱尼的角色形象启发了电影《巴巴杜》中的主角造型。[32]
  • 血洗白教堂》第三季第五、第六集的故事围绕一名对《伦敦夜后》着迷的杀手,他拥有一份幸存的拷贝。[33]
  • 2021年恐怖电影《黑色电话》的剧院海报被认为与钱尼的形象相似。[34]
  • Kiss合唱团成员吉恩·西蒙斯表示,他在扮演魔鬼角色时穿着的披风灵感来自钱尼在本片中的服装。
  • 哥特摇滚乐队伦敦夜后乐团英语London_After_Midnight_(band)则以此片命名。
  • 电影《第六卷》围绕发现《伦敦夜后》的最后一卷影片而展开。

另见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