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瓦西里·列昂季耶夫
经济学家(1905—1999)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列昂季耶夫[注 1](俄语:Васи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еонтьев;英语:Wassily Leontief,1905年8月5日—1999年2月5日)是一位俄裔美国经济学家,后移居美国任教于哈佛大学。他以“投入产出理论”对于经济学的贡献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曾于1928年至1929年在中国住过一年。
Remove ads
生平
他出生于德国慕尼黑,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成长,他的父亲老列昂季耶夫(Wassily W. Leontief)是一位经济学教授。他15岁就进入了父亲执教的列宁格勒大学攻读哲学,也选修了一些经济学的课程。19岁(1925年)时便获学士学位,同年移居德国进入柏林大学专攻经济学,22岁时(192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离开俄国的原因跟他公开反对共产主义有关,他甚至为此数度被逮捕跟监禁。
1927至1930年他任职于基尔大学下辖的世界经济学会。1928年他以国民政府铁道部的顾问身份访问中国一年,往后他不时地利用在中国时的经验解释“投入产出理论”。1931年移居美国,并任职于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1932年与诗人埃丝特尔·马尔克斯(Estelle Marks)结婚,婚后育有三子。
他毕生获得很多荣誉学位与奖章,并参与过很多团体与研究计划,其中主要的有:
主要著作
- 《美国的经济结构,1919-1929》,1941年,哈佛大学出版社
- 《美国经济结构研究》,1953年出版
- 《经济学论文集》,196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
- 《投入产出的经济学》(Input-Output Economics),196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
理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