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上北下地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上北下地图(亦称倒置地图、逆转地图或者反向地图)是指南方朝上的地图。[1]


概述
南上北下地图是一种南方朝上、北方朝下、东方朝左和西方朝右的地图。因此,南半球会位于地图的顶部而非底部。这种地图曾经在一些特定的文化或时期中流行。后来,因为天文学家托勒密将现在常见的北上南下地图普及化,所以使南上北下地图变得不常见。[1]
部分南上北下地图会把印尼置于中央部分,欧洲及北美洲置于两边。而部分南上北下地图则会把非洲置中,亚洲及北美洲置于两边。有些南上北下地图亦会把本初子午线置中。[2]
使用
在古代中国的地图绘制中曾以南上北下和南下北上的两种方式并存,如1977年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战国中山王陵兆域图(金银错兆域图铜版)和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均为绢底彩绘)的绘制方式均为南上北下,这也解释了诸如北海市、北部湾为何在位于北上南下地图的南部。
在近代,南上北下地图仅作教学材料及消除对北半球偏见之用。制作这些实用地图时,制作者不仅需要倒置地图,还需要还原地图上的文字以供阅读。
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船员所拍摄的著名地球照片《蓝色弹珠》原始图像是南上北下的。在原始图像中,马达加斯加位于中心左边,而非洲则位于右边。可是,因为大部分地图均为北上南下的,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发布照片前事先将照片倒置。[3]
最早出版的商用南上北下地图为麦克阿瑟的《通用纠正世界地图》(Universal Corrective Map Of The World)。此地图集是由澳大利亚人斯图尔特·麦克阿瑟于1979年制作,且至今已售出了逾350,000套。[4]
Remove ads
心理意义
由迈耶、穆勒、陈和佩尔茨于2011年合著的一篇名为《社会心理学与人格科学》(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的文章探索了南半球国家制作南上北下地图的一些心理和行为模式。他们在编写此书时进行了四个实验。在实验中,他们给予接受实验者一幅有标示方向的城市地图,并要求他们估计城市中不同地方的生活素质。大部分的接受实验者皆认为城市北部为最理想的居住环境,而南部则是一些贫民区。接受实验者亦认为城市北部居民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而南部居民则拥有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透过实验,四位作者发现人们普遍认为位于北部或上方的地区较为高贵,而位于南部或下方的地区则较为低贱。因此,他们认为南半球国家制作南上北下地图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显得高贵一些。[5]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