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居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居益(1565年—1644年),思受二太损斋陕西西安府华州渭南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生平

万历二年进士南宪仲之子,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陕西乡试第十名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成辛丑科二甲五十三名进士,户部观政,授刑部主事,三十三年七月往关外审决。三十六年进贵州司郎中,三十八年迁广平府知府,四十一年三月擢山西提学副使,四十四年升雁门参政,四十七年升任山西按察使,四十八年加升右布政使,照旧管事。天启元年(1621年)四月转左布政使,九月升任太仆寺卿,天启三年(1623年)二月擢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

荷兰人占据澎湖福建巡抚商周祚私下答应荷兰舰队司令雷约兹(Cornelis Rijersz Schoonhoffman),只要撤出澎湖,就允许他们在台湾贸易,但双方一直无法取得共识。最后商周祚命令南路副总兵张嘉策强行要求荷兰人撤返,“但师行粮从,无饷则无兵。”南京御史游凤翔痛批:“非惟船不回、城不拆,且来者日多。”最后张嘉策被朝廷革职查办,改由抗名将俞大猷之子俞咨皋接任。

天启三年(1623年)二月,朝廷以南居益取代商周祚出任福建巡抚,南居益“未出都门,辄痛心切齿,毅然以必诛红夷为己任”,集结一万名士兵与两百艘船,包括运兵船、炮船与火船。

天启四年(1624年)二月,南居益亲自乘船到金门,下令渡海出击收复澎湖。福建总兵俞咨皋、守备王梦熊,率领兵船至澎湖,登陆白沙岛,与荷军接战。但荷兰军队依仗坚固的工事与战舰顽抗,澎湖久攻不下。是年九月,总兵俞咨皋统率三军与荷军苦战七个月。

天启五年(1625年)升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九月因被魏忠贤黄承昊等人劾奏而被罢官为民。崇祯元年(1628年)被重新起用,任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曾提议增加军饷[1]。工部尚书张凤翔因军械未能齐备而下狱,南居益代理工部尚书。不久,兵部尚书梁廷栋弹劾郎中王守履失职,南居益上疏说情,被崇祯帝以徇私削籍遣还。不久,又因叙守城功复职。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破渭南,招降南居益,不从。十七年(1644年)正月,与族弟南居业绝食而死[2]

Remove ads

家族

曾祖南逢吉,云南提学副使。祖父南轩,山东参议。父南宪仲,万历甲戌进士。伯父南学仲,嘉靖辛酉举人;叔父南师仲,万历进士;南仰仲。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相关条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