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岛语系当代艺术发展计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雄市立美术馆在 2007 年至2009年开始推动“南岛语系当代艺术发展计划”(3年计划),此为具有前瞻性及独创性的发展计划,有计划的搜藏原住民当代艺术作品、建立原住民艺术数据库,也与南岛语系等地区的艺术机构建立交流互动及伙伴关系,3年期间共举办了3个展览、19个人次的艺术家驻馆创作活动、购藏44件台湾原住民艺术家的作品,也建置了以原住民艺术为核心的线上艺术数据库。这项计划的推行,对于台湾原住民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
此条目或其章节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 (2019年6月28日)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6月28日) |
背景缘起
高美馆由于地缘之便,邻近台湾原住民族分布广泛的屏东县、台东县,与台湾原住民艺术家在交流互动上一直很密切,且自高美馆建馆以来,“雕塑”即为主要的典藏项目,此典藏策略和南岛语族较熟悉、擅长的立体创作相互谋合,高美馆自开馆以来即典藏许多台湾南岛语族当代艺术作品,惟这些艺术作品的文化意义未被十足彰显,高美馆希冀积极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推动台湾南岛当代艺术的艺术创作。南岛语族分布广泛且有复杂多元的文化样貌,透过此计划作为一个链接的平台,将台湾原住民当代艺术置于南岛语系系统,开启台湾与南岛各族的交流互动,为台湾原住民当代艺术建构开启另一种可能性和发展的空间,将台湾原住民当代艺术接轨国际,也深化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文化意义。高美馆更基于推动南岛艺术此角色的独特定位,不仅强化和台湾原住民当代艺术的关系,也提升高美馆的未来竞争力。[2][3]
计划内容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