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桐矿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桐矿区中国四川省重庆市曾经下辖的一个市辖区,1955年1月21日获国务院批复设立[b],1993年4月更名为万盛区。今为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

事实速览 南桐矿区, 国家 ...

沿革

行政区划

南桐矿区位于四川、贵州两省交界处,下辖原四川省南川县的万盛、邓家、大垭、腰子、丛林、簸箕、松林等7个乡,綦江县的青年、金灵、建设等3个乡及贵州省桐梓县的第十区全区平坝、兴文、中朝、青林、上坝、板辽、天桥、茶园、大坝、农林、庙坝、民权、桃子、营寨、王家坝、景星、青山等17个乡共27个乡。矿区人民委员会设在万盛[b]

自然地理

气候

更多信息 重庆南桐矿区(1966-1985年), 月份 ...
Remove ads

人口

南桐矿区成立前,因位于两省三县交界,人口稀少,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国民政府建立南桐煤矿后人口开始增加。1955年南桐矿区成立时,全区共有24924户,121619人。至1985年,全区共有55259户,239225人[2]:97-98

经济

1949年,全区社会总产值为1256万元(1980年不变价),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比为69.5:22.5:8。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1955年南桐矿区成立时,全区社会总产值为3398万元(1980年不变价),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比为39.8:53.8:6.1。三年困难时期,区内工农业产值发生下滑。文化大革命时期,区内农业产值停滞不前,工业产值发展迅速,1976年文革结束时,全区社会总产值为13010万元(1980年不变价),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比为17.8:74.2:7.9。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1985年,全区社会总产值为22872万元(1980年不变价),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比为13.8:80.1:6.1[2]:317-318

地方领导

Remove ads

注释

Loading content...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