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美角蛙

两栖动物物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美角蛙
Remove ads

南美角蛙学名Ceratophrys cranwelli)又名绿角蛙翡翠角蛙,分布南美洲阿根廷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大厦谷地带。幼体通常呈浅绿色,成体则大部分为褐色(也有绿色或橘色但很稀少),是此种的最大特色,全身有较大的不规则斑块,脸部也呈斑块状。本种在干旱期会自己用茧包起埋在地下,到了雨季来临会爬出来繁殖。一次有12~35个卵块附着在水草上。全部约有2000~4000颗卵。体(肛吻)长约 8—13 cm(3.1—5.1英寸),体重则可至 0.5千克(1.1磅)。目前市面上的角蛙(包括白子)大部分为本种。

Thumb
南美角蛙白子
事实速览 南美角蛙, 保护状况 ...

南美角蛙背侧的颜色多为深绿及棕色,而白化症个体则为橘色与黄色。这样的颜色可以在南美角蛙捕食时提供伪装。它们为潜伏型掠食者,利用有黏性的舌头将猎物拉入口中,以昆虫或其他体型相近的动物为食,甚至是其他种类的青蛙。南美角蛙在吞咽猎物时有时会因为猎物体型过大而噎死[2]

南美角蛙为夜行性,在休息时眼睑不会闭合。在环境变得恶劣时,南美角蛙会进入夏眠,全身会被一层皮肤形成的厚膜包覆以锁住体内的水分来维持正常呼吸。在夏眠结束时,南美角蛙会利用前后腿将膜撑破。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