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西商圈
台北市的大型商圈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西商圈,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中山区及大同区的商圈,得名自区内主要干道南京西路。其以南京西路及捷运中山站为中心,历经了20世纪现代化风潮、捷运通车、百货与商店的出现等,造就今日商圈多元的繁华景象[1][2]。

商业区

- 今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以创建市区百货公司连锁经营模式,陆续在台北市区开立了三家分店,其中一家位在南京西路上,开创南京西路上的风华,之后营运不佳而歇业,歇业后由力霸集团承接,改为“力霸百货南京西路店”。
- 1991年,新光三越百货的第一号店——台北南西店开业,与隔壁的力霸百货南西店竞争;为了力挽客源,力霸百货南西店在1992年进行改装,却不见起色,于是到国外考察,1995年转型为以女性市场为目标的衣蝶百货,于1999年在该馆的对面另设衣蝶S馆(二馆)。两家百货业者相互竞争,2006年底,衣蝶受同集团的中国力霸和嘉新食品化纤亏损而拖累,最终于2008年转手新光三越经营。
- 新光三越将原先衣蝶百货的两处商场改成南西店二馆、三馆,原本的新光三越南西店也称为本馆(一馆)[3],独霸南西商圈。经营模式以本馆主打精品、高单价商品,三馆锁定年轻潮流,聚集目标族群。而二馆属于中间性质,这也使得二馆营运定位模糊不清,加上电商崛起,双重冲击效应下[4],2018年5月15日新光三越南西二馆租约到期后不再续约,由诚品书店接手为“诚品生活南西”,延续富含“人情、故事、选物”的商圈意象,于9月20日试营运,在9月30日正式开幕。
- 1997年,捷运淡水线开通后带动周边的发展,附近多条巷弄里增设了许多个人风格的商店,以精品、沙龙、咖啡馆最多,使得商圈有别于市内其他商圈的独特风貌。

- 中山地下街于1999年设置,串连了台北车站到双连站,原先名称为“台北捷运大街”,由启运通商公司得标,地下街以“新知翦影区”、“摩登风尚区”、“流行眉批区”三大主轴发展地下街,增添各式商店[5]。之后大众针织于2004年取得经营权,并改名为“中山地下街”,亦以一般商店为主。
Remove ads

- 在日治时期,中山北路一带为当时特派官员与官吏居住的高级住宅区,是条繁华地段,到了国民政府时期,中山北路因连接士林官邸成为当时国外大使拜访的必经之地[8],使得许多国家的领事馆设立于此。高玉树先生于1964年当选台北市市长,高玉树市长邀请颜水龙先生担任台北市顾问,颜水龙先生规划了三条林荫大道,其中一条即是中山北路,为道路景观增添了绿意;同年,为响应政府推广的国际观光事业,本土的台北国宾大饭店开幕,揭开周边国际级连锁饭店的序幕。
- 1980年代日本经济起飞,台日之间的贸易往返相当频繁,更加深了国际观光饭店的开设,像是1984年开幕的老爷大酒店,为旅客再增添一个休憩空间。1990年代初,国际饭店持续发展,造就潘孝锐于1990年晶华酒店的设立,初名“台北丽晶酒店”,1993年由晶华国际酒店集团基于永续经营、建立自有品牌的理念,正式更名为“台北晶华酒店”,拓展连锁旅馆的经营。
Remove ads

- 1972年,欣欣大众公司开设欣欣百货,百货的设立,引领许多风潮,像是设立第一家地下通铺生鲜超市,以及1989年玩具反斗城于百货后栋开张,2002年时更将上方楼层改装为“欣欣晶华影城”,尝试有别于其他百货的经营方法,吸引休闲购物民众的目光。
- 1982年,东光百货开业,于2001年因危险大楼的负面形象而停业,目前大楼是商场形式,租给餐厅、酒店经营[11]。
商圈设施和景点

注释
相关项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