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进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進論
Remove ads

南进论,为前日本向南方扩张的对外政策主张,包括占领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以及掠夺当地资源的计划。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Thumb
在南进论影响下发动的南方作战(1937年-1942年)
Remove ads

明治时期

开国后,横尾东作日语横尾東作田口卯吉志贺重昂日语志賀重昂菅沼贞风日语菅沼貞風竹越与三郎日语竹越与三郎等民间论客,受泛亚主义自由贸易思潮影响,提倡南进论,主张向大洋洲东南亚扩张贸易与移民。甲午战争中,南进论者便积极呼吁领有台湾。[1]

明治时期,日本向南方扩张,将小笠原群岛等无人岛纳入辖下,1885年琉球处分吞并琉球,1895年取得台湾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以后,北进论成为日本政府对外政策主流,积极经略朝鲜半岛中国大陆,向东北亚扩张;而南进论为民间非主流,但台湾总督府开拓南洋航路。[2]

1914年(大正3年),日本借口日英同盟参战,日本海军占据德国太平洋殖民地密克罗尼西亚诸岛。战后,日本受国联托管德属新几内亚,实质上将德国前殖民地纳入统治。在南洋诸岛,日本设立南洋厅鼓励向南方的贸易投资移民,将内南洋作为外南洋的跳板。[3]

大正时期至二战

日本大正时期至二战之间对于“南方”所研拟与实施的南进政策。粗略可分为大正南进期、中国抗日战争前期、太平洋战争等3时期。广义政策施达区域则涵盖华南台湾东南亚等。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期日本受益于战事所需,于华南及东南亚民生经济获利大幅提升,奠定南进政策的利基,在经过“准备期”、“培训期”及“宣导期”后,率先于大正时期以台湾为基地,以金融、经济面向掌握东南亚经济命脉,并在积极运作经营后,于医学、商业及农业上获得一定成果。

在南进政策施行过程中,因关东大地震等因素使得日本的南进政策稍缓,但于台湾部分仍默默继续进行。南进政策的主要推动者是日本海军,日本陆军对此政策的态度比较消极[4]昭和初期,日本军事势力抬头,配合武力横扫东南亚,使得南进政策获得实际巨大效益。惟在战事失利后,所有成果毁于一旦,其战略也于日本投降后正式停止。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